共享汽车或被绞杀在路上

受如火如荼发展的共享单车启发,共享汽车在北上广深杭等一线城市惊艳亮相,重新焕发“第二春”。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目前约有共享汽车20万辆,正在以20%的增速发展。

共享单车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是个新鲜事物。但共享汽车却由来已久,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出现,由瑞士人发明,在英日等工业发达国家曾经风靡一时。现在共享汽车卷土重来,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生活形态下的一个新风口吗?

共享单车的好处,共享汽车别攀比

车企认为有可能,风投认为有可能,因为共享单车功成名就了,火得一塌糊涂,共享汽车也就不可能遇冷。所以,他们摩拳擦掌,随时准备跻身共享汽车的新蓝海,抢食第一杯羹。

事实上,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错觉。到目前为止,运营共享汽车的,都是在赔本赚吆喝,做的是亏本买卖。如果效颦共享单车那样疯狂地烧钱投入,赌其爆发式增长的可能性,那就真的可能要陷入万劫不复的投资陷阱中,给资本带来肉包子打狗一样的灾难性后果。

共享单车的蓬勃发展,取决于两个关键性诱因。一是多快好省地解决了市民最后一公里问题,应用场景十分丰富。这一点,没有其他交通工具可以取而代之。二是解决了海量移动互联网的入口问题,可以积聚庞大的客户资源,在此基础上产生空前的应用潜力。

当然,共享单车另外具有无与伦比的用户体验,存放取用方便,使用起来物美价廉。相比于共享汽车,共享单车投入成本较低,更易形成规模化效应,更受投资方青睐——当然,由于竞争过于激烈,即使是共享单车,已经有投资方严重透支,难以支撑,明确表示了退场意愿。

要不要发展共享汽车真是个问题

共享汽车呢,好处在哪里?

在拥挤的一二线城市,寸土寸金,车位十分紧张,恐怕难找共享汽车的容身之处。从目前情况来看,适合共享汽车的,有两个比较看好的场所:一个是机场,一个是高铁站。在一般情况下,这两个地方,都远离城市中心。如果不愿挤公交,坐地铁,打出租,叫滴滴,用户可以选择共享汽车,十分拉风,方便地解决到达目的地的数公里,数十公里,甚至更远的路途问题。

然而,如果梦想共享汽车可以在城市每个旮旮遍地开花,那就有点儿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了,也没有这个必要——城市中心要不要太多共享汽车,不是由运营者或者投资者想当然来决定,而是由市场需求来决定。

在运营成本上,共享汽车要远高于共享单车,包括车辆成本、车位成本、运程里程费用、交强险、车辆损失险、商业第三者责任险等,加起来是一笔不菲的费用,如果不转嫁到用户身上,由企业来承担,企业的运营无疑是要亏损的;如果将其转嫁到用户头上,费用就明显高过出租车、滴滴出行,用户体验极不理想。

顺其自然,莫拔苗助长了

目前运行的共享汽车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充电桩难找,停车位难找,还车地难找,使用起来诸多不便。所以,共享汽车的存在,意义远不及滴滴出行和共享单车,其作用完全与滴滴出行,或者出租车重叠,而且很不便利。

与共享汽车相比,召手即来的出租车、滴滴出行,既经济合理,又快捷方便,可以免去用户很多烦恼,不给用户添堵,所以更有市场,更具生命力。或许,共享汽车对用户有新鲜感,但难有回头客。

所以,毫不夸张地说,作为新生事物,共享汽车有可能被绞杀在摇篮中。当然,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上面的意思,不是要消灭共享汽车,而是希望运营者和投资方能够理性看待这个新生事物,不要盲目起哄,让其按照市场规模生长,而不是人为地拔苗助长。

如果希望共享汽车成为第二个共享单车,那就是打错了如意算盘,最终多半要付出沉重代价。

作者 曾高飞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共享汽车或被绞杀在路上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