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屏的智能音箱是不是伪需求产品?

目前看,给智能音箱加上一块屏幕正在成为趋势。但是我们依然要反思,为什么智能音箱需要增加一块屏呢?

百度选择了给智能音箱加上一块屏,这使得百度在智能音箱领域与国内其他竞争对手显得不同,阿里、小米、京东目前的智能音箱版本都没有屏幕,不过百度把这款音箱叫做智能视频音箱,他的合作方小鱼在家此前曾经把自己的产品叫做视频机器人。

音频音箱也好,视频音箱也罢,归根到底还是智能音箱,区别就在于是不是有屏幕。

那么,有屏幕的逻辑是什么呢?

从产品功能的角度,增加一块屏幕好处很多,比如可以使得产品变得更加综合,从小度在家的功能看,囊括了视频电话、电子相册、播放器等功能,如果没有屏幕,这些功能就不会叠加进来。

对用户来说,这样的设计的好处是可以在一个设备上满足多种需求,综合功能的设备对于百度来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注意力——从这个角度看,这也是百度对流量入口的逻辑:一是可以对百度内的生态内容进行分发,二是可以把小度在家作为流量汲取器。

从产品价值的角度,增加一块平台的好处是增加了价值收割的新工具,比如广告业务在屏幕上的展示效果可能比纯智能音箱要好,毕竟如果音箱播放一段广告听上去像广播,总感觉怪怪的,广告主也未必买账。

但是这个逻辑是从厂商的角度考虑的,并为考虑用户的感受。我们可以做一个类比,就是用户在看电视时总是希望跳过广告或者在有广告的时候换台,那么如果智能音箱变成了广告播放器,可能会遭到用户的抛弃,那么增加屏幕带来的这个价值收割可能就不成立。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智能视频音箱上的广告受限于屏幕,以及在交互中用户对智能音箱响应的实时性体验要求,必然要求广告的设计有其特殊性,那么这样的广告成本也不会低。

所以,这一点,实际上是值得商榷的。

反对有屏幕的理由其实也很充分,比如家里的屏幕已经很多了:电视、手机、pad、甚至电冰箱、空气净化器。那么家里并不需要多一块屏幕来分神,甚至有人认为即使人们回到家也会抱着手机不放,哪有时间关注智能音箱的屏幕?

持有这些理由的人认为带屏幕的音箱是多余的——保持纯正的语音交互,在需要的时候满足控制家里的设备就可以了。

从交互的成本看,没有屏幕,人们会用心的用耳朵倾听,这可以让人保持某种专注,有了屏幕,人们就会习惯性的用眼睛来确认智能音箱的操作是不是正确,这无疑增加了人们的交互成本。

所以从这一点看,没有屏幕遵循的是简约和专注的原则。

那么到底智能音箱带不带屏幕有没有强理由支撑呢?

我认为有一个基本的划分逻辑,做生态的公司的智能音箱可以带屏幕,其他的纯智能音箱的中小公司就别蹚浑水了。

比如百度的小度在家可以带屏幕,因为百度有内容和流量优势,自己又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生态公司,他不需要耗费高昂的生态整合成本,就可以把爱奇艺等内容输出到智能音箱的屏幕上。

谷歌的智能音箱带屏幕也是这个逻辑,谷歌自己的内容生态上的优势也是独树一帜。

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可以带屏幕,因为阿里巴巴的生态太丰富了,电商、出行、文娱、通信,都可以整合到这个屏幕上来上。

一句话,就是对于生态巨头来说,智能音箱是一个入口,他们自己的生态内部协同能够支撑起这款屏幕的运营。

京东和亚马逊就不适合做带屏幕的智能音箱,因为这两家电商公司在内容上没有优势,生态也不够丰富,虽然亚马逊也出了带屏幕的智能音箱,但是我并不看好,因为他需要耗费大量资源去整合内容,这些内容基本又被其他巨头垄断。

中小公司,纯粹以音频或者硬件技术删除的公司,就不要蹚浑水了,整合这么多内容以及屏幕的运营都不是中小公司擅长的事情,还不如做好硬件找到点差异化市场还能获得比较滋润。

所以,智能音箱到底需不需要一块屏呢?取决于你是谁。

作者    陈志刚    电信、互联网行业资深分析师、研究员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有屏的智能音箱是不是伪需求产品?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