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围绕着中兴事件有很多讨论,其中中关村第一才女梁宁老师的文章《一段关于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往事》流传最广。在这篇文章中,作为曾经的参与者,梁宁复盘了方舟CPU、永中Office的失败经历,引发很多人对老一代软件人的感叹、唏嘘和惋惜。
不过,作为对中国软件和互联网产业一定了解的媒体工作者和普通用户,笔者却对梁宁老师文章中的部分观点有些不一样的看法。
到底有没有从intel、微软的围剿中成功突围的中国科技企业?
首先,最令我感到印象时刻的是在复盘方舟CPU、永中Office的失败原因时,面对不完善的产业链上下游环境,以及intel、微软生态的围剿时的无奈。梁宁老师的文章中更是感叹,(微软)压得整个中国没有了通用软件产业。对此,我觉得梁宁老师倒是不用对中国科技产业发展过分悲观。事实上,虽然方舟CPU、永中office们失败了,但是在同样的体制和环境下,华为麒麟芯片、金山WPS都做起来了。
先来看华为麒麟芯片,根据2016年华为内部消息,截止到2016年8月20日,搭载麒麟Kirin芯片的华为、荣耀两个品牌的手机发货量累计已超过1亿部,而这个数据公布离现在已经有一年半时间。2017年,华为的手机出货量将达1.53亿台,因此,保守估计,华为麒麟芯片的出货量至少2亿。而且,搭载华为麒麟Kirin芯片的华为旗舰手机——Mate系列和P系列成功占领中高端市场,如今已然成为苹果、三星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
再来看金山WPS。金山软件2017年度业绩公告显示,WPS办公软件移动端与PC端月活用户数量稳步上升。截止到2017年12月,WPS移动端月活已突破1.45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早已完成对于微软Office的弯道超车。与此同时,金山WPS还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与微软展开正面竞争。除了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和服务中心,金山办公软件还加快了开拓东南亚市场的步伐,于去年推出了WPS Office泰文版。
我们不禁想问,与永中Office同时代的金山WPS为何能够做起来?
熟悉金山WPS发展史的人都知道,由著名程序员求伯君在1988年创立的金山WPS也是一波三折,经历千难万险。在1993年前,在中文文字处理市场占有率一度高达90%。但是在1994年微软进入中国市场之后,市场份额迅速被蚕食殆尽,自此之后,陷入长久的低迷期。
而直到在1999年发布WPS 2000之后,金山WPS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获得大量的政府采购。但是,金山很快发现,WPS并没有真正得到用户的支持,当时盗版盛行,再加上金山与微软Office之间不兼容,这使得政府采购之后就丢在了“仓库“,很多部门工作人员依然使用盗版的微软Office软件。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金山在2002年喊出了“先继承、后创新、决胜互联之巅”的口号,宣布进行二次创业,放弃14年技术积累,组织一百多名研发精英彻底新建产品内核,重写数十万行代码。3年后,金山终于研发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WPS Office 2005,全面兼容微软Office,且Office三套件(Word/Excel/PowerPoint)格式全部支持读写WPS,这让金山WPS的用户体验提升一大截,也使得金山WPS在PC办公市场占有率从微不足道上升到40%之多。
其实,梁宁老师在文章中对于永中Office的失败也有总结:没有搞定用户体验,结果是溃败如山。基于Linux的Office,包括RedOffice、永中、WPS与微软的文档格式兼容问题。我们都知道,换了Office打不开历史文件,打不开别人给你的文件,这是要命的事。”更有曾任永中Office研发副总网友在评论梁宁这篇文章时一针见血的指出,偏离了市场化的基本原则是永中Office失败的主因。
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否必须依赖政府“供养”?
在梁宁老师的文章里还提到:国家如果真的想要一个“移动操作系统生态”,就是国家出钱,投种子,一年往市场里撒1000亿,连撒5年钱。对此,很多网友也认为只有政府有决心“狂撒千亿、万亿”来支持中国企业才能够真正实现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但我认为,创业创新更多的应该是企业的自发行为,政府最多的起到的引导、助推的作用,而不是全部作用,尤其是在软件、互联网等高新技术领域。
实际上,这些年政府在高新技术上投入不可谓不多。在中国经济刚刚起步的上个世纪90年代,政府能够有决心在方舟、永中等项目上投入拨款数千万甚至上亿元已属不易。而在2014年,政府更是宣布的一项政策计划表明,此次政府将拿出1000亿~1500亿美元来推动我国在2030年之前从技术上赶超世界领先企业。但是,须看到的,这些年完全靠政府一手扶持成长为科技领先企业并不多,而更多的异军突起的科技企业更多都是借助时代的机遇在市场环境下通过自主创新下成长起来的,比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科技巨头,又比如金山、搜狗等优秀的中型科技公司。
还是以金山WPS为例,毋庸置疑,政府、政策在其发展壮大过程确实起到过助推作用。在2010年之前,WPS之所以能够持续在市场生存下来,与政府的支持密不可分,当时WPS很大一部分收入来源于政府对国产软件的采购支持。在政府打击盗版的力度加大之后,正版化的市场环境得以改善,这也使得金山WPS获得了更多的版权收入。
但是,金山能够最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完成对微软的弯道超车,实现用户和收入的规模化增长,靠的还是基于时代机遇的把握和用户体验的关注而做出的创新举措,特别是在2011年基于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特性进行的那一次创新重构,更是成为金山跨越式发展的分水岭。
自此之后,金山WPS在移动办公市场的用户不断增长,从2012年的4000万用户,到2013年4月底,仅Android版WPS Office用户数量已经突破6000万。根据金山软件2017年度业绩公告,WPS软件及其他业务的收入为7.28亿元,同比增长32%。这意味着,依靠自主创新,金山已经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并在与微软的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其实,金山WPS的成功原因很简单,就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争取更多的政府政策支持,为自己的自主创新赢得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市场导向和用户需求进行坚持不懈的创新,不断提升普通用户的对于产品的使用体验,这使其最终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科技行业到底有没有创新的生态环境?
梁宁老师在文章中感慨:系统生态的困难导致了方舟、永中们的失败。确实如此,自主创新本来就应该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产研学结合,并不是单靠政府巨额拨款和大力扶持就能成功的。
过去几年,在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和大力扶持下,数不清的创业孵化器出现,千亿万亿的资本涌入科技行业,但是如今真正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的企业并不多。这也说明,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要解决企业的发展资金、办公环境等问题,单纯的砸钱可能并不解决核心问题,还需要解决人才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上下游生态建设等一系列的工作。
事实上,美国硅谷模式为何能够成功?除了其作为美国海军的研发基地,早期无线电和军事技术的基础背景之外,更与其产研结合的创新环境有关。由于工作关系,笔者曾几次到访硅谷,参观微软、谷歌等互联网巨头公司和美国的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学院的实验室,最大的感触就是美国的产研结合非常紧密,而在国内,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此前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贡献不足。
不过,笔者也欣喜的看到,最近几年在中国在产研结合方面已经有明显的改善,科技公司与高校间的互动越来越多,合建实验室共同联手技术研发的案例越来越多。政府在科技研发上鼓励政策也越来越精准,而这些其实都是中国正在自主创新生态环境的一个侧影。
作者 李东楼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中国真的没有自主创新的科技企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