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比出租车危险?你看到的都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

最近一段时间,网约车好像成了过街老鼠,社会上一片喊打之声,可是,各种整改进行之中的时候,很多人又发现,生活从此真的不方便了。

连续两位花季少女命丧顺风车司机之手,这导致多家平台的 “顺风车”业务下线并且至今没有再次开通的时间表。面对凶案,我们确实不能为网络平台做出任何的辩解,提升安全等级,尽最大能力的保护乘客也包括司机的人身安全,成了当务之急。

 

可是,即便前途再危险,人总是要出行,公共交通工具必不可少。毕竟,像赵本山刘强东一样拥有私人飞机的太少太少。以目前社会上的舆论来看,很多人打死也不坐网约车了,宁肯大雨中挥手等待出租车的出现。

 

实际上,如果仅仅从统计数字上来看,我们看到的事实完全不是所想象的一样。网约车的出现,不仅没有将出行的风险系数提高,相反,网约车在大大便利了出行的基础上,在出行中出事的概率还有所下降。

 

网约车司机万人案发率仅是传统出租车行业的1/13,案件严重程度也未超越出租

 

根据2018年9月21日最高法院发布的《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之网络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服务过程中犯罪情况 》显示,传统出租车万人案发率为0.627,而网络约车司机万人案发率为0.048,也就是说,网约车的案发率是传统出租车1/13。

另外,数据也显示网约车案件与出租车的案件有所差异但很多地方差不多。比如,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网约车司机和传统出租车司机案件罪名分布相差无几,故意伤害罪、交通肇事罪和强奸罪占比也类似。

 

如果单看每种恶性犯罪的数量以及万人案发率,我们会发现出租车司机每种恶性案件的犯罪概率都要远高于网约车,以强奸罪来说,网约车司机犯案3起,万人案发率为0.008,出租车司机犯案12起,万人案发率为0.043。出租车司机的犯罪数量是网约车司机的4倍,案发率则为5.4倍。

 

我们也看到,报告中分析,网约车50%的案件发生在夜间,而传统出租车发生在夜间的占30%,同时,数据显示,网约车犯罪属于临时起意的案件占比为61.11%,传统出租车案件中有预谋的却超过50%,可见,网约车司机“很多是蓄谋犯罪”这样的结论并不靠谱,相反,多数网约车案件是属于偶发散发和意外。乘客如果避免夜间乘坐,安全系数会大大提升(其实,这也是统计学上的小概率事件,夜间乘车的担心几乎等于是杞人忧天)。

 

认知偏差,我们为何只将矛头对准网约车?

 

这样的数据似乎颠覆了我们的感知,我们很少听说出租车行业的安全问题,反而是网约车的犯罪事件经常被爆出。问题出在哪儿?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媒体的选择性报道,换句话说,你看到的,都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

 

对于很多舆论操盘手来说,像网约车这样具有全国性品牌且兼具普遍服务性质的业务本来就最容易挑拨老百姓的情绪,如果再加上对个案的详细描述,媒体能获得大量的点击和关注。比如说两起顺风车案件之后,受害人的个人照片、微博都被扒出,有网友甚至根据受害者的微博内容编写了凄美的爱情故事,与此同时,大量的案件细节被曝光,所有的一切都足以在最大程度上挑动公众的情绪,激发内容的传播。这导致许多自媒体很多并不关注基本事实,只在乎情绪的引导。

 

而在事件之后,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是某媒体刊载的一段文字:网约车司机犯罪行为从地域范围上横跨全国,从时间范围上集中在近三年,从罪名性质从杀人、抢劫等恶性案件到故意伤害、诈骗、盗窃不等:所有的一切显示,网约车平台所衍生的刑事案件数量远高于公众知悉。

 

实际上,这样的说法并不科学,也违背基本统计常识,仅仅列出了一系列的案件,不谈犯罪比例,更没有和其他的出行方式做的对比。但在情绪面前谈统计学似乎是最为反人性的一种行为。

 

作为对比,传统出租行业在这些年的刑事案件也很多,但却很少被公众视野所关注,更没有被媒体或自媒体爆炒过。比如, 2017年3月发生在青岛的令人发指的出租司机王志远因车费问题就把车开到偏僻山上将乘客邵女士及其子残忍杀害,犯罪嫌疑人所属的出租车公司却并未做处任何赔偿和公开道歉。媒体在这起案件面前几乎集体失声,受害者妹妹的微博曝光多被屏蔽,甚至连青岛本地人都少有听说这起案件,水至深。

 

当媒体们选择性的对行业进行报道时,当网约车的危险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而出租车犯罪被掩盖时,网约车行业比出租车行业危险的错误印象也就越来越根深蒂固。

 

网约车平台诞生以来就产生了与传统出租行业既得利益严重的冲突,移动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全国运营的优势几乎砸碎了出租领域的垄断饭碗,因此,当滴滴网约车出事以后,各方面好像是终于等到了这一天,纷纷抓住机会痛骂污名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至于很多公众号自媒体,无非是用人血馒头赚取流量收入而已。

 

网约车平台的安全性需要提升,也必须提升,同时,出租行业也不能躲在背后呵呵笑,对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负责,才是整个行业前进的方向,否则,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出租行业未来也不会笑得出来。

 

网约车能够更安全,未来出行也值得更信任

 

客观的数据指出,同样是陌生人陌生环境的出行,网约车比传统出租更安全。正是由于媒体的过分关注,反而能推动网约车平台采用更为有效的措施去加强安全。于此同时,我们也要承认科技对安全的重要作用,网约车由于对司乘数据的掌握更为全面,案件的破案率和破案速度大大高于出租车,这将大大震慑存在侥幸心理的犯罪发生,这可能正是网约车案件中蓄谋案件较少的原因。正如某网上评论所说,脑子得多有病,会在实名制认证、网络实时监控的网约车犯罪。

 

即便如此,出行领域也要在防范偶发案件上采取措施,比如报警的方便程度、乘客和司机有意识的自救能力提高等方面都有相当的空间可以操作。在这一点上看,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定位、远程控制、物联网等技术都可以用来提升网约车的安全程度,这显然是传统出租车短时间内做不到的,在客户服务水平提升以后,我们有理由对网约车更加信任。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在安全的问题上,即便付出一百倍的努力得到百分之一的回报也是值得的,对网约车安全性提高的要求也合情合理,但是,因噎废食的对待社会进步中出现的问题并非是正确的选择。我们期盼天下无贼的乌托邦,但我们也知道社会不会那样纯净,与其痛骂出事之后的网约车,还不如群策群力出谋划策一起来护卫我们自己的出行安全。

 

作者简介:马继华,公众号:北国骑士(Nknight), 2008年搜狐优秀博客;2009年移动互联网影响力人物;2010年LBS最具影响力博客;2010年通讯产业十大名博;2010年通信领域网络十大人物;2013年互联网百强自媒体;2015年腾讯科技最具影响力自媒体;2015年通信圈自媒体大神;新浪财经意见领袖,百度百家头部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网约车比出租车危险?你看到的都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