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5月深圳一女子乘坐滴滴顺风车被遇害后,6月滴滴平台再现安全事故,电竞玩家马玺清遭滴滴专车司机持刀施暴,造成伤口长达50厘米,左手2条手筋遭利器挑断。一时之间,网约车安全性再次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尽管滴滴从今年2月开始筛选平台司机背景,清退有重大刑事犯罪前科及吸毒、精神病未治愈的司机,但接二连三的安全事件,并不能完全打消乘客的忧虑。
跳出事件本身来看,这不仅是滴滴快速发展过程中弊端的缩影,也折射出备受各方追捧的分享经济不成熟的一面。众所周知,滴滴所在的出行领域,是践行分享经济的排头兵,滴滴、Uber、易到、神州专车等多方混战,使用户真实感受到其独特魅力,即淡化所有权、强化使用权。
不过,同样分享经济,以滴滴、Uber为代表的C2C模式与以易到、神州专车为代表的B2C模式存在不小的差异,两种模式各有优劣势。前者优势是供给端准入门槛低、降低运营成本(边际成本趋近于0);劣势是各种突发情况严重考验平台监管体系,平台往往是事后补救或提醒用户拒绝乘坐信息不符的车辆,而无法做到前期安全威胁的有效排查和预警。
后者优势是亲自把控上游供给端,从源头杜绝司机作恶等潜在风险,保证车辆整体运行的安全性和流畅性,即更注重用户体验;劣势是运营成本高,扩张进度缓慢,对资金链的稳定性要求极高,容易在长期竞争中处于下风。
当然,这两种模式各有侧重点,都算不上完美,发展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即便是易到、神州专车如此重视出行体验,也偶尔能听到不少用户的抱怨。不过,相比业务线繁多的滴滴、服务机制不完善的Uber,前者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后者因用户吐槽奇葩经历而见诸媒体报道的次数更多,引发的讨论也更受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价格是分享经济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滴滴、Uber不断通过获取高额融资来支撑业务发展,其补贴力度比易到、神州专车力度更大,对用户天然具有吸引力,成为其订单快速增长的动力。平时相安无事倒无妨,一旦遭遇马玺清类似经历,平台补贴的那点甜头远不及医药费和精神损失,用户需要在价格和体验之间做出抉择。
在我看来,接连发生的网约车安全事故,并不能当作单一事件看待,背后存在共同的逻辑,即分享经济的大放光彩掩盖其发展的弊端,平台没有重视,直到发生意外和迫于社会舆论压力,才调整当前粗放式发展策略。平台汲取教训后加强监管只是治标,深刻反思分享经济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才是治本,也是上乘之策。
目前,诸多领域的分享经济都处于探索阶段和发展初期,产品、服务的供给端通常是大量不确定的个人或组织,其在安全性、标准化、质量保障体系、用户数据保护等方面难免存在不足和隐患。
同时,现行法律法规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很多细则已无法适应信息时代的实践发展,既不能鼓励创新,甚至阻碍创新,也无法继续发挥有效的监管作用。分享经济对现有政策、制度、法律提出新的挑战,倒逼监管部门研究、制定适应分享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与手段。
分享经济的现状是,多数领域的分享经济模式尚未取得合法性,无法纳入正常监管体系,导致不公平竞争、税收、劳资关系等诸多问题未得到妥善解决,容易被不良商人钻空子。所以,不少平台难以全方位保障服务质量。一方面,平台以促成交易为主要目的,客观上容易忽略甚至刻意逃避责任;另一方面,平台准入门槛不高,约束不足,供给端一般不具备相应运营许可或职业认证,平台很难确保安全保障义务。
对比Airbnb分享民宿、在行分享技能、闲鱼分享二手物品等其他分享经济模式,出行领域之所以事故频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特殊属性,出行往往发生在私人场合且处于动态过程,反观前者更多通过互联网完成资源的快速匹配,即便见面也选择在公开场合,大大降低潜在安全风险,比如在行专家与咨询者通常在咖啡厅交流。
作为移动出行领域的领头羊,在经历多次血的教训后,我有理由相信滴滴将采取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以应对高速发展中层出不穷的安全挑战,为用户营造一个真正和谐、放心的乘车环境,这是平台应该且必须做到的基本服务。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出租车还是网约车,安全原本是最底层需求,如今却演变为最高要求,颇具讽刺意味。要知道,平台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改善乘车体验上,包括价格、路线选择等。
我认为,在分享经济发展初期,一些问题的集中出现并非坏事,更不能因此否定其市场前景。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由此可见,分享经济已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其量身定制的顶层设计被提上议事日程。
正如腾讯掌门人马化腾所言,分享经济不是一阵风,而是经济发展周期的一个新阶段,随着中产阶级消费升级,闲置物品增多,分享经济大势所趋。事实上,分享经济正步入发展黄金时期,未来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分享经济领域参与提供服务者约为5000万,预计未来五年分享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在40%左右,2020年市场规模占GDP比重将达到10%以上。
整体而言,作为一种新兴业态,分享经济在不同阶段有各自的烦恼,不同领域的分享经济也有各自的难处。以出行为例,尽管其用户接受度和粘性极高,但还是无法做到100%的安全。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滴滴受到的各种指责和压力,只是其出行从野蛮生长到正规化运营的必经之路,不会影响也无法影响共享出行大潮的来临。
作者 龚进辉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滴滴再现安全事故 折射分享经济的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