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行渐远的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前车之鉴

文|孟永辉

以平台和流量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时代已经与我们挥手作别,一个以B端行业为改造对象的全新时代正在来临。改造B端行业的产品、服务的生产方式和供应方式,正在成为B端时代的主要特征。无论是新技术赋能,还是新场景的搭建,人们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来参与到产业互联网的大潮当中。阿里如此,腾讯也不例外。

当产业互联网已经蔚然成风的时候,参与者们总是会从自身较为熟悉的领域入口,阿里巴巴率先投身到新零售的洪流当中就是最好的证明。长期浸淫于某一个行业或者领域,人们总是可以提前感知到外界无法感知到的痛点和难题,或许正是因为阿里巴巴长期在电商领域摸爬滚打,所以,他们提前感知到了传统电商面临的瓶颈,并且率先开启了一场由传统电商向新零售转变的新进化。

从本质上来看,所谓的新零售其实就是一场以B端行业为代表的全新进化。作为一个比消费互联网时代还要激动人心的时代来讲,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或许并不仅仅只有新零售这么简单。除了新零售之外,新金融、新家装、新出行等诸多以“新”为主打的概念将会涌现。那么,究竟是什么催生了B端时代的来临,我们要如何才能抓住B端时代的风口呢?

1

消费互联网时代渐行渐远,

是什么造就了产业互联网时代?

随着用户消费方式和习惯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简单地以流量获取和去中间化的方式来提升行业运行效率的做法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各大电商平台购物节的持续疲软、流量获取难度的逐步加大、平台模式的没落其实都是消费互联网时代距离我们渐行渐远的主要表现。当消费互联网时代不再是市场和资本争相拥抱的风口,新的改变正在发生。

将目光从下游的C端用户身上转移到上游的B端行业身上,通过改造B端行业的生产方式和供应方式来再度提升行业运行效率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于是,我们看到不仅以阿里、腾讯、京东、美团为代表的头部互联网公司开始加入到了产业互联网的新战役当中,对于一些新生的玩家们来讲,他们同样开始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自身赢得行业地位和资本关注的吸引点。对于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的标志,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B端行业与C端用户已严重脱节,供求严重失衡。经历了消费互联网时代的改造之后,互联网式的生活方式已然成为当下C端用户的主流和首选,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C端用户都已经与互联网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对于广大的C端用户来讲,他们已经不再仅仅只是满足于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购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和服务,更多地开始追求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于是,我们看到消费升级由此产生。

反观B端行业,虽然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开始让越来越多的行业将互联网平台看成是一个全新的渠道,但是,B端行业对于互联网的拥抱和加持仅仅只是停留在渠道布局上面。B端行业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供应方式已然在按照传统的方式来进行生产和供应。当互联网沦落成为B端行业的一种营销和销售渠道,所谓的B端行业或许需要寻找新的改造方式和手段,以改变并没有被互联网改变的生产方式和供应方式。

只有借助新的手段和方式去改变B端行业的产品生产和供应方式,才能破解供求失衡的现象。通过给C端用户提供已经发生改变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他们的新需求,最终抓住消费升级时代的全新风口。由此看来,B端供给与C端需求的严重失衡造就了产业互联网的出现。

互联网技术沦为基础设施,新技术的涌现和落地渐成气候。同互联网技术刚刚兴起之时,人们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一知半解不同。现在,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将互联网技术当成是自身的标配,互联网俨然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当互联网逐渐沦为一种基础设施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其在提升行业运行效率上的疲软。用户痛点的持续存在、行业效率持续得不到改善正是这种状态最为直接的体现。

当互联网技术开始沦为一种基础设施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诸多新技术的不断落地和应用。大数据如此,人工智能如此,区块链如此,5G同样如此。相对于互联网的基础性,这些新技术对于B端行业的改造以及动能的输送较为强烈。于是,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玩家们开始将这些新技术看成是驱动行业发展效能提升的全新动力。从阿里成立达摩院、腾讯不断布局研究院和百度all in AI等动作上,我们就可以看出新技术开始代替互联网技术成为驱动B端行业效率再度提升的新动力。

当新技术不断赋能B端行业已经成为大趋势和新潮流的大背景下,产业互联网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全新风口。从这个角度来看,新技术的不断落地和应用最终造就了产业互联网风口的出现。相对于互联网技术通过去中间化的方式来改变C端用户的消费行为和习惯,新技术则更加侧重于从B端行业入手,通过不断赋能实现对于B端行业效率的再度提升。从这个逻辑上来看,互联网技术逐渐沦为一种基础设施,新技术的不断落地和应用是促使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的另外一个原因。

以流量收割为代表的盈利模式的见顶,资本的大撤退。纵观正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其实就是一个流量的获取和再度分发的过程,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以收割流量为代表的全新盈利模式和手段。通过中介费和平台抽成的方式来实现盈利,几乎是所有互联网平台的盈利模式和手段。

在流量获取的过程当中,资本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通过不断给互联网平台输血,我们看到的是各大互联网平台以补贴大战为代表的用户争夺大战的不断上演。谁拥有了流量,谁就有了盈利的方式和手段,谁拥有了平台,谁就有了资本垂青的资本。因此,我们看到的在互联网时代诸多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出现,除了大型互联网巨头搭建的生态体系之外,一些新生的独角兽同样是细分领域的大型平台。

随着流量赋能的方式开始见顶,单单拥有流量已经不再是万能的。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流量开始陷入到了沉寂之中,于是,一场以流量收割和资本输血为发展模式的时代开始没落。通过深度参与到行业实际运作过程当中,通过实实在在地给行业发展提供新的动能,我们看到的是一场以深度赋能为代表的全新时代的来临。从这个角度来看,流量模式的见顶,资本的退潮成为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的又一个标志。

当消费互联网距离我们渐行渐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以产业互联网为代表的全新时代的来临。随着各色玩家开始加入到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洪流里,一场全新的进化由此上演。对于深陷互联网式怪圈的人们来讲,产业互联网无疑为他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式和发展新思路,由此,一个以B端行业为改造对象的发展新阶段来临。

2

各色玩家涌入,

产业互联网向左走还是向右走?

当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风口逐渐打开,我们看到的是各色玩家的不断加入。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巨头都在将产业互联网看成是新的发展风口,并且开始以各种方式不断加入其中。面对逐渐火热的市场,面对产业互联网时代的风口逐渐兴起,我们应当如何应对?产业互联网究竟要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呢?

产业互联网的未来不在资本,而在技术。习惯了互联网式的发展套路的人们总是会简单地认为只要能够借助产业互联网的概念去融资即可,但是,仅仅只是主打产业互联网的概念,而不去真正解决行业发展的真实问题,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或许仅仅只是一个虚假的概念。因此,对于产业互联网来讲,真正决定其未来的并不在于资本,而是在于技术。

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技术,并且真正将新技术看成是驱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根本动力,才是产业互联网避免陷入互联网怪圈的关键所在。当各色玩家开始涌入产业互联网市场,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产业互联网的未来绝不仅仅只是在于资本的驱动和主导,不断开发和落地新技术才是产业互联网真正能够走得长远的关键所在。

产业互联网的玩家们不断加持新技术,不断将新技术落地到具体的应用上,其实正是产业互联网正在不断寻找自我驱动力的关键所在。当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大幕拉开,我们真正需要的或许不应该仅仅只是概念,不仅仅只是流量,而是真正能够给行业的生产和供应带来切实改变的存在。

产业互联网不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无论是在传统时代,还是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所有的商业模式都是一元的,单一的状态。你死我活的竞争是他们发展的主旋律,我们看到的烧钱游戏、流量争夺其实都是这种零和博弈的直接体现。虽然这种发展方式带来了行业发展效率的提升,但是,同样让行业之间、行业内部的消耗成为常态。

当产业互联网时代来临,以线上和线下这种单一的、孤立的发展方式开始遭遇越来越多的挑战,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进入到一种生态化、共生化的发展过程当中。这种和谐共生的状态所要达成的是对于用户消费升级的满足以及对于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当产业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开始进入到这样一个阶段,这样的发展或许才能走得更加长远。

当下,我们看到的仅仅只是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和统一,这种融合和统一主要是集中在同一个生态下或者同一个行业当中的,并没有真正实现跨界的和谐和共生。基于这种逻辑,我们几乎可以确定的是产业互联网正在处于萌芽阶段,随着人们对于这种和谐共生的状态的认识不断深入,我们将会找到一种超脱于行业或者生态的全新的共生状态。这才是产业互联网时代的终极目标所在。

产业互联网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供求的统一,形成自由流动的生态闭环。回顾产业互联网时代出现的根本原因,我们可以看出的是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所引爆的用户需求变革。当消费互联网时代无法实现供求两端对等的时候,我们开始寻找新的解决方式和方法,产业互联网就是这种解决方式。

对于产业互联网来讲,我们并不能够仅仅只是将赋能看成是其终极目标,而是更多地要把行业发展的目标集中在对于供求关系的统一以及自由流动的生态闭环的构建上。通过不断将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聚焦在供求关系的统一上,我们才能真正建立用户思维,真正通过产业互联网去破解那些消费互联网时代无法破解的痛点和难题。

一味地收割或者改造供求关系的某一端,而不是去真正寻找供求关系当中的和谐共生的关系,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或许又是一场类似于消费互联网的游戏。当产业互联网的终极目标真正以供求统一和自由流动的生态闭环为根本目标,我们才能真正找到有关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完美路径。

当消费互联网时代距离我们渐行渐远,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产业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于习惯了互联网式的发展模式的人们来讲,对于互联网模式的轻车熟路最终把同样的思维带入到了产业互联网的实际发展过程当中。于是,产业互联网陷入到了消费互联网的怪圈里,跳出固定思维,找到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脉络,或许产业互联网之所以成为产业互联网的关键所在。

《辉常观察》由资深撰稿人,专栏作者,作家孟永辉创办。专注深度思考与趋势分析,长期关注行业研究。

作为资深撰稿人,孟永辉持续为多家报刊、杂志、网站撰稿,累计撰稿多达300余万字;

作为作家,孟永辉出版实体图书(20万字),连载过网络小说(135万字),并持续有虚构类作品输出和获奖;

作为专栏作者,孟永辉在多家网站、杂志开设专栏,累计合作媒体近百家。专栏覆盖百度、新浪、搜狐、界面、网易、腾讯等近百家平台。

孟永辉曾多次荣获优秀专栏作者,卓越创作者,优秀自媒体人称号。

微信公众号:menglaoshi007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渐行渐远的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的前车之鉴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