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对于很多高考考生来讲,能上一所自己理想中的学校,不仅是人生的梦想,也甚至关系到自己一生的命运。
也正是这样的时刻,一些段子手就会滥竽充数,各种营销号为了流量开始贩卖秘籍,不惜以牺牲很多年轻考生的未来为代价。
在填报志愿的过程中,最容易被忽悠的就是上什么专业和什么样的分数应该报名什么样的学校,这两个,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是大问题,当然,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更多的人关注,才更具有流量价值。
现在,很多机构美其名曰用起来了大数据,提供给考生和家长的都是特别能唬人的数据资料,实际上,这些资料多数都比算命的准确性好不了多少。
我们得说,这些数据可能并没有错误,但用这些数据来指导报考却价值不大。即便这些数据有些价值,因为通过媒体进行了扩散,成为了公共知识,所以,如果按照这样的套路去选择,正好可能掉坑里。
大数据的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专家们用谷歌搜索中出现的关于感冒的词汇数量和分布来预测各地流行感冒的情况,十分准确,但后来为什么却不再使用了呢?因为,大数据的结果最好掌握在个别人的手里,这时候就形成了上帝视角,可以统揽全局,可一旦大家都知道了,很多人有意无意的去将数据污染,不能继续用来预测了。
很多人也已经发现,如果大家都通过导航走向原来不拥堵的路线,结果,这条路很快就一样变得拥堵,院校报名也是一个道理。
我们先说说多少分应该报什么样的学校?
其实,如果你是考了全省第一名,什么秘籍都不需要,因为你已经“报名自由”,否则,就需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名次。
对于考生来说,如果仅仅是比录取提档分数线高一点点,这样的报名都显然风险极大,但是,如果考生就觉得自己非要上这所学校才理想,那真的可以报,大不了明年再来。
如果一些人觉得没有必要冒风险,自己完全可以接受看起来比自己的分数要掉价一些的学校,那就安全了。
总之,我的看法是,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一个好的城市的好学校,比什么专业都重要,因为,你学的什么专业,可能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就连自己都忘记了,可你上的什么大学,那学校的名字要被自己和所有人记一辈子。
当然了,一所学校的文化氛围、学风,一座城市的社会风貌和经济状态,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至关重要。四年,或者六七年,一个人在什么样的地方成长,未来真的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然后,我们再看看专业的情况。
大家千万别偏听偏信现在的热门。因为,现在的热不代表四年或者六七年之后还热,更大的可能是,现在最热的,几年之后等毕业之时成了最冷。
至少,因为热门,报考的人多,培养的也多,到毕业的时候,竞争也最激烈。社会变化太快。要知道,今年是5G元年,而等你毕业的时候,5G时代也差不多结束了。
根据最近3年的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的描述,大数据、人工智能、现代服务业、新材料、物联网等成为新的热点,相对应的各个高校也开设了相对应的大学专业。截止到2019年3月,开设大数据的高校多达196所,人工智能35所。这些专业,未来肯定大有可为,但多数还是有点虚,比如来点实实在在的。
人生,有很多选择,在学生的阶段,如果老老实实的学一门“手艺”,那一定会终生受益。千万不要学那些华而不实的、只能坐而论道的专业,因为,这些专业都是给豪门之子或者40岁左右功成名就的人们准备的。
公众号:北国骑士(Nknight)
2008年搜狐优秀博客;2009年移动互联网影响力人物;2010年LBS最具影响力博客;
2010年通讯产业十大名博;
2010年通信领域网络十大人物;
2013年互联网百强自媒体;
2015年腾讯科技最具影响力自媒体;
2015年通信圈自媒体大神;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百度百家十大作者,微博签约自媒体。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想上好大学,高考报志愿别听大数据瞎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