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网盘的探险:云存储如何逃离“德鲁克”困境

只有在顾客付钱购买了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之后,企业才会产生利润。

这原本是一个基本的经济学常识,但互联网“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免费逻辑”,已经让绝大多数网民对“购买”这件事产生了应激反应。

比如某国民游戏比赛采取付费观赛模式,就遭到了网友的一致反对。再比如个人网盘服务,无论是推出收费项目,还是“共享带宽”开启用户激励计划,都会被用户质疑。最近,百度网盘Windows PC版因默认开启用户激励计划、占用上传带宽而引发争议,一度被吐槽是“薅用户的羊毛”。

而一组有意思的数据是,极光大数据的《2019年个人网盘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11月,百度网盘的月活用户达到8703万,月活用户份额达82.9%。有如此高的“国民度”,作为业界“顶级流量”的百度网盘引发舆论热议并不稀奇,也是一件好事。我们就从网盘的“自我救赎”,来把脉其未来路径。

产业生死劫:被“反薅羊毛”的个人网盘

其实,全中国90%以上的网民,早就已经“薅”网盘平台的“羊毛”很多年了。

如果你还记得“电驴”这样古老的平台,那一定经历过2016年的云盘下线风波。

2016年下半年开始,UC网盘、金山快盘、新浪微盘、360网盘、网易网盘等等众多个人网盘,都相继宣布关停部分功能或是完全停止服务。市面上存活的个人网盘,只剩下百度云盘和腾讯微云。

但这对“幸存者”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长期以来,基础云存储服务在建设和运营上都面对着高昂的成本,Google、微软、亚马逊、苹果等公司为此投入了巨额资金。而移动互联、5G时代的流量暴涨,以及用户对网盘空间容量、 文件下载速度的要求提升,都让网盘服务的带宽成本不断上升。服务商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成本去建设数据中心,以保障带宽和存储资源;

与此同时,人们对云端存储的安全焦虑,也需要平台方不断投入审核资源与技术成本,来提升云存储的安全性。

比如网盘的服务器大多都是位于安全性超高的机房之中,并使用多重备份的方式,数据安全性得到保障的同时,平台的成本也在与日俱增。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连阿里、华为这样的巨头企业都做出了停止个人网盘服务的决定。

有人会说,那么减少投入资源不就好了?答案是控制不了。

管理大师德鲁克曾在《成果管理》一书中提到,设计一个没人购买和使用的产品,与设计一个畅销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是一样的。而消减成本唯一真正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工作流程中的某个活动彻底抹去。高成本、低收益,这就是个人云存储的真实写照。

从这个角度看,百度网盘的“一枝独秀”,也成了中国网民使用数据存储服务的最后一道防线。

渡劫成功,百度为何成为“幸存者”

百度网盘这次的“过失”在于选择了“默认开启”,并快速反应,在最新版本中对这一选项进行了调整。不过,使用P2P点对点传输技术的用户激励计划选项依然存在。

这个处于争议中心的技术究竟是什么?“P2P技术”在云存储上的应用,到底是百度网盘在“薅羊毛”,还是别有原因?

一切恐怕要从个人网盘的商业化探索说起。

某种意义上,个人网盘服务的进化,其实只有两条路,要么收费,要么“死”。

“免费+广告”模式走不通,那么走向收费就是一种必然。然而现实情况是,用户往往“口嫌体正直”。

尽管多年来中国互联网一直在试图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想要复制个人云存储鼻祖Dropbox“扩容收费”的商业模式,但即使是在当下,对于习惯了“免费午餐”的网民来说,开展付费项目依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比如iCloud只提供5G的免费存储空间,微云也曾对普通用户免费存储容量调整为10T,百度网盘也推出政策,如果用户在一年内不登录的话,提供给用户的免费存储空间将会从2T降到100G。

尽管云端服务运营商努力想以存储服务收费的形式来维持收支平衡,但总会遭到用户的“无情反对”。

比如对于百度网盘推出付费会员的行为,新浪科技在微博上发起的一项投票显示,参与的3532人中,有2621人选择了“不能接受,太贵了”这个选项,只有380人选择了“能接受”。

既然盈利方式依靠用户购买会员服务还“道阻且长”,那么“曲线救国”就必须提上日程了。

P2P技术的引入,就适当解决网络维护高昂的成本,也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商业模式。

一方面,网盘云存储服务与P2P都是基于分布式计算,可以通过交叉应用,引入部分闲置算力,来降低平台的硬件和运维成本。

另外,P2P技术也是优化用户体验的一步棋。随着网盘用户数据规模及访问并发度的持续增加,也会带来高通量的网络冲击。而P2P的引入就能够有效降低延迟,让用户访问请求能够得到快速、准确响应。

目前许多全球型互联网产品,比如5.6亿用户的聊天软件Skype,就是用“超级节点”——也就是P2P链接的方式来提供服务,以保障有大量的超节点来支撑规模化的网络诉求。

从这一点来看,P2P服务本身就经过了产业界广泛的考验,拥有极强的可靠性.

再加上百度自身在云服务领域的大举进发, 也要求其必须“珍惜羽毛”,绝不会允许在云端存储方面有“技术性问题”。事实上,百度网盘已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关于ISO/IEC 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ISO/IEC 27018(个人可识别信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两项信息安全认证,在数据安全管理方面已经达到国际顶尖水平。

如果用更理性的眼光来看,“幸存者”百度网盘,未尝不是在保障个人服务质量,与探索良性商业模式之间,艰难地练习着“平衡术”。

共享算力:云时代的共享主义

熟悉P2P的人都知道,P2P(peer-to-peer)是一种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思想。

曾经,我们通过BT、电驴、POCP等共享音乐和软件。而在云时代,我们无需再与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交换,反而是通过点滴算力的释放,来营造起流畅的网路环境。

比如前不久,英伟达、英特尔、MSI等就号召游戏玩家们捐献自家GPU/CPU的闲置算力,支援斯坦福大学的分布式计算Folding@home(FAH)项目,来加快抗疫的步伐。

早在2002年就建立的项目“BOINC算力地球”,就通过在闲置时调用个人的CPU 和 GPU 计算能力,支持数学、医学、天文学、气象学等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截至2019年3月,已经有超过 440 万的志愿用户加入BOINC ,日活的主机大约 60 万台,贡献出大概 30 PFLOPS 的算力。

可以说,P2P思想的核心,就在于合作与共享,每一个节点都能成为一份源动力。通过计算能力的物物交换,高品质、低门槛的云存储服务也就水到渠成。

不过,对于中国个人网民来说,“算力共享”作为一个相对的新事物,认知上的不了解,以及个人电脑被调用的担忧,也都说明了“路径正确”是多么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说,百度网盘的“生存挑战”确实有不完美之处,但也为个人云存储领域的长久发展交上了一份值得期许的探索作业。

作者 脑极体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百度网盘的探险:云存储如何逃离“德鲁克”困境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