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圈的前浪与后浪

最近有个词很火,“后浪”,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不过,这种“后浪推前浪”的现象,在科技圈尤为明显。

讲一个老冀的亲身经历。2003年7月的时候,老冀刚刚入职了一家当时如日中天的媒体。上班还没几天,就遇到了一件事:那天,编辑部的一位领导突然跑到我们记者的工位上,问大家谁有时间。要干嘛呢,说是要给一家叫做“百度”的公司做个专访,去采访百度创始人李彦宏。

不过,当时比较资深的记者们却都兴趣不大,因为当时的百度名气尚小,几乎没多少人知道。

在当时科技圈的资深记者看来,科技行业的“前浪”如英特尔、微软、联想还都占据在沙滩上。而经历了第一轮互联网的泡沫和赛马之后,互联网行业已经有新浪、搜狐、网易这三大门户脱颖而出,是为当时的“后浪”。由此,当时的记者们都在追逐这些风头浪尖的公司,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兼顾百度这家还没有“起浪”的创业公司。

无奈之下,编辑部领导只好把活派给了一位跟老冀一样、刚刚入职几天的年轻记者。去采访李彦宏的时候,摄影记者为了追求更好的图片效果,把李彦宏足足折腾了半个小时。

后面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了。两年之后的2015年8月5日,百度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为27美元,最高涨到了151.21美元每股,收盘时股价涨幅达到353.85%,较发行价上涨了3倍以上,成为最近5年纳斯达克日成交量最大的公司。

上市之后的百度凭借国内领先的搜索技术,成功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成了名副其实的“后浪”,逐渐超越并取代了三大门户的江湖地位,成为了响当当的BAT三大巨头之一。

不过,风水轮流转。2010年之后移动互联网大爆发,百度却没能赶上趟,逐渐掉了队,如今公司的市值已经被美团、京东、拼多多等更新的“后浪”超越,自己也成了“前浪”。

互联网行业如此,通信行业也是如此。十多年前老冀认识一位通信行业的记者朋友,看到他每天都忙着辗转于各大发布会现场,几乎没有喘气的功夫。有一次问他为什么这么忙,他说其实自己主要也就跑诺基亚这么一个厂商,而当时的诺基亚在全球手机市场占据着将近40%的份额,在通信设备领域也是豪强之一,各条产品线都忙着发布各种新产品,所以根本忙不过来。

问题是在科技行业,企业从“后浪”变成“前浪”,再到“没浪”,有的时候真的很快,快到身处其中的资深人士也想不到。

老冀的另一位记者朋友也是跟踪报道诺基亚多年,对于这家公司有着很深刻的了解。2009年有一次聚会的时候,正值这位朋友休假了几个月刚回到采访一线。老冀嘀咕了两句,说感觉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可能要崩。这位朋友当时就用奇怪的眼光看着老冀,说诺基亚的品牌这么强,OVI移动互联网布局那么全面,在中国还有特别强大的渠道优势,怎么可能崩盘?

实际上,在苹果和安卓阵营的两面夹击之下,2010年3季度诺基亚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就跌到了30%以下。而由于拿不出有竞争力的产品,诺基亚在中国的渠道最终也全面崩溃,当时有不少代理诺基亚手机的渠道合作伙伴从此一蹶不振,为诺基亚手机代工的部分厂商也差点破产。2013年9月,回天乏术的诺基亚手机业务,最终只能落得被微软收购的下场。

所以说,在10倍速创新的科技行业,没有哪家公司能够一直站立在浪潮之巅,要想不被拍死在沙滩上,只能继续奋力向前。不过,即使你奋力向前,也别想在下一轮浪潮中继续稳立潮头,而只能等待下下一轮高潮的到来。最典型的例子如微软,PC时代的王者,却在手机时代掉了队,而在云时代又再次复兴。

老冀个人以为,在科技行业讨论前浪、后浪似乎没有太多的意义,因为浪实在太多、太大了,根本就不可能全部把握,大家觉得呢?

作者  冀勇庆  微信公众号 老冀说科技

如果希望与老冀有更多交流,请加老冀的个人微信:rouqinghufa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科技圈的前浪与后浪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