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在两会前夕的访谈节目里,访谈室里并没有出现嘉宾,但主持人却依旧坦然自若地在与一团“空气”交谈。他的对面,是一个戴着口罩、身着白色西装的干练女性的清晰影像。
在这档新华社首次推出的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节目里,人大代表程桔并没有从千里之外的湖北农村里赶来,而是坐黑色幕布前,面对着补光灯、摄像头和显示器,与主持人隔空“见面”、交流,甚至在虚空中遥遥握了一下手。
这档访谈节目使用5G网络传输和全息成像技术 ,其超高带宽和低延时让主持人与嘉宾千里相见,与以往节目中的电话、视频连线相比表现得更稳定、流畅,没有出现画面卡顿或者延迟、阻滞的现象。
在这之后,以医生身份抗击过非典和新冠肺炎的人大代表蔡卫平,和云南的人大代表罗阿英也以虚拟影像的方式出现在了新华社的访谈间。
罗阿英甚至还在节目里唱了一首《我的家乡基诺山》。其影像比例与歌声,几乎与真人一致。
新华社北京演播室(左)和省外摄影棚(右)
图源新华社
在这样一次“云”访谈的背后,是日渐成熟的5G技术。
在去年,5G带来的变革已经发生在了企业生产上,在制造业智能升级、智慧交通等多个行业,都已经开始逐渐落地。
此次疫情催化了5G在医疗行业的落地,而在疫情发生之后,5G的应用落地得到了进一步加速,新华社这次访谈节目的背后就站着提供技术支持的中兴通讯。
而在其他领域,例如云办公、云课堂等,也急需5G的落地,可以说,5G带来的良好体验、效率提升,是各行各业都期待的。
疫情“催化剂”,5G在医疗领域加速落地
5G全息异地同屏访谈节目中,5G网络高宽带和低延迟传输带来的无缝连接的便利性,是5G在发展初期最容易被感知的变化。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曾在演讲中表示,5G不是简单的4G+1G,而将进一步突破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连接的时空限制,实现人、物、资金、信息4流集中汇聚和高效协同,不断创造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业态和新模式。
5G不仅仅意味着传输速度的变化。通讯技术的基础性的特点,其细微进步,就会给各行各业带来一场变革。
曾经,4G的应用带动了智能手机进入生活,随之而来的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红利,在技术的助推下,掀起一阵阵外卖、直播、短视频、移动支付等消费领域的创业浪潮。
而5G除了带来新的媒体体验,其核心地位更在于对传统行业的新赋能,其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融合的过程中,各传统行业得以逐渐向网络化、数字化转型。
5G的到来,是一个全新的机会点。
医疗行业是5G“商用元年”之后,第一个得到5G迅速改造的行业。
新冠疫情发生之后,由于病毒传染性强,在“封城”、交通阻隔等严厉举措之下,医疗资源无法第一时间集中到一线,远程会诊、一线医院物资运输、疫情防控等相关领域都诞生了巨大需求。
一场技术的驰援在进行。
据四川新闻网报道,在1月25日华西医院启动24小时紧急远程会诊响应机制之后,依托华西远程平台,其为省内肺炎救治定点医院和全国数百家基层医院开启专项免费会诊咨询服务。截至2月4日,就已展开远程会诊共计51例。
在精密严谨的医疗行业,远程问诊的影像和声音的清晰程度、流畅程度都关乎诊疗效果。
这背后,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今年1月,中兴通讯和四川电信完成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5G覆盖,实现了省卫健委、华西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的三地高清视频会诊。这是华西医院在2019年7月首次通过“5G+AI”远程进行消化内镜诊断之后,对5G的更加深度的应用。
而其背后的中兴,除了远程会诊外,还推出了“5G+移动诊疗车”、 5G+AI体温监测等针对不同场景医疗、防控需求的解决方案。
实际上,在疫情发生以前,对于5G医疗场景的探索就已经在进行。
“大家对具有医疗设备连接属性的产品和服务,以及场景化的医疗物联网应用具有刚性需求。”东软汉枫董事长、CEO卢朝霞在去年拜访了国内20多家医院之后,发现医院内有很多医疗设备的接口和数据标准各异,数据和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以及医疗设备的管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
在连接医疗信息化最后一厘米的路上,5G是其必不可少的助推器。
去年,中兴通讯与东软汉枫达成战略合作,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探索5G的医疗场景创新应用,后又与辽宁移动在ICU科打造5G+大视频远程诊疗样板,在多家医院尝试进行复制。
而这次突发的疫情,成为了5G在医疗领域的“练兵场”。
逐渐成型5G生态
企业、医院能够在疫情期间迅速反应的原因在于,其背后的运营商、设备商在5G上的生态布局已经小有规模。
工业是最先被“试点”的应用场景之一,这个数字化、智能化艰难的产业,也最先在5G中受益。
在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三次工业革命之后,依靠新的通信方式、新的能源和管理能源模式、新的交通方式来实现智能化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不过,国内绝大部分企业仍处在3.0(信息化时代),甚至2.0(电气化时代)的状态。
根据埃森哲在2018年的调查,虽然部分中国企业通过在智能化运营和数字化创新方面的投入,获得了更高的盈利回报。但这只是极少数,只有7%的企业突破业务转型困境。
5G作为新通信方式,成为实现产业万物互联的驱动因素之一。
5G工业自动化应用白皮书列出了五大应用领域,即工厂自动化、流程自动化、人机交互HMI、物流和仓储、监控和维护。而应用又可以分为运动控制、控制器交互、移动机器人等十个类别。
工业富联CEO郑弘孟曾向时代周报解释过5G对于工业的重要性,他表示,很多产线设备的控制对网络延时的要求是在毫秒级甚至更低,海量的工业生产数据需要进行实时和准确的传输,以确保及时分析、建模,最后达到可预测和可控制。数据的采集和闭环控制,对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要求是极为苛刻。
此外,人工智能、VR等能够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科技手段,同样也需要依靠5G来支撑。
在三一重工北京与长沙产业园的5G业务试点,其与中兴通讯针对工业场所的5G新应用和商业化进行研发,双方对5G的探索方向还包括实时工业控制、远程操控及无人驾驶、高精度定位和无人安防等方面。
工业上的数据、产品、监控、质检等诸多场景在5G时代都有了被重新定义的机会。
在中兴联手嘉兴移动打造的新凤鸣集团长丝生产智能车间里,5G应用在了生产链条的全环节:无线数据信息采集、传输;提高无人IGV小车搬运的掉线率,以及实时移动监控生产现场、安全传输视频数据,再到通过AI视觉检测新凤鸣的微米级别的产品长丝是否有飘杂。
值得注意的是,中兴通讯等赛道上的部分玩家,已经具备了全面商用的条件。
在2019年6月5G商用牌照发放之后,中兴通讯曾在微博多次表示:已具备完整的5G端到端解决方案的能力,在硬件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已做好全面商用准备,助力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
在研发上,中兴通讯2019年报显示,公司持续进行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125.5亿元,同比增长15%,占营收的比例为13.8%,同比提升了一个百分点。主要适用于5G的无线核心网、承载接入芯片等核心的技术领域。研发人员占比40.4%,提升了2.3%。
而在行业应用上,在2019年之时,其关于5G的商用布局已经初具雏形,除了工业以外,智慧交通、文旅、医疗等多个领域都进行了布局。
“5G为核心的万物智能互联基础设施,将在未来5年内初步融合成形,其意义不亚于上世纪90年代全球互联网。”中兴首席战略官王翔如此表示。
万事亟待5G
在C端还未有明显感知的时候,5G已经逐渐渗透进入各行各业的产业链中。
在今年的一次5G峰会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邬贺铨明显发现,与上一次的峰会相比,今年参会的不仅有5G应用商和通信商,还有很多跟5G应用相关的垂直行业的专家。
“可以预见到,5G的发展已经从简单的传统的面向个人的通讯开始渗透到其他行业的应用。”邬贺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5G开启商用之外,今年的疫情促成了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线上娱乐等行业的逆势上扬。
但是突如其来的“催化剂”,也打了“黑马”们一个措手不及。流量洪峰涌入,钉钉、企业微信、王者荣耀、爱奇艺等App都因系统崩溃、消息延迟、卡顿等原因轮番上了微博热搜,而一些临时转战线上的教育平台,也因相似的原因被用户吐槽。
“大量的人隔离在家,云办公、云课堂、云视频、云商贸也起来了。这有些是利用固网的,有些是利用4G的,但是有5G的地方,这些应用体验会更好。这些应用一定意义上培养了5G的使用习惯,也加快了5G产品的成熟。”邬贺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
万事亟待5G。这些行业迎来了机会窗口,而5G则是其在发展、普及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春风。
疫情催生出的新需求,也在倒逼通信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
3月底,工信部印发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预计年底全国5G基站建成数超过60万个,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的会议上也有所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5G基站建设作为新基建七大领域之一,牵动着投资与消费。
中国信通院预计,到2025年,5G建设投资累计将达到1.2万亿元,带动的产业链上下游及各行业应用投资,将超过3.5万亿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兴如今初具雏形的生态布局,已经按下5G的加速键。
其2020Q1财报指出,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加速,中兴通讯积极参与运营商5G新基建布局,持续扩大5G产能,同时强化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在能源、交通、金融、政务等多个社会民生重点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
在其不断拓展5G产业化的过程中,逐渐成熟的5G生态会具有更大势能。
作者:关渡 文章来源于:连线Insight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5G时代,“云上生态”的抢滩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