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改名:逐渐远去的消费电子巨头

索尼改名了!其实只是改了个后缀。从明年4月开始,索尼将改称为“索尼集团(Sony Group)”。要知道,这家1946年成立的传奇公司,上一次更名还是在1958年1月将公司的名字从“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改成了“SONY”。

当时,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翻遍了英文字典,最后决定用拉丁文字根的“Sonus”(声音)还有古英文的“Sonny”,搭配上“Sonny-boy”(男孩),最终组合成“SONY”,意思是“以声音起家的可爱顽皮个孩子”。

这也说明了索尼很早就树立了走向全球的理想,而“SONY”这个品牌真正让全世界都家喻户晓,则是在1979年推出的Walkman(随身听)。这可谓一个跨时代的产品,它第一次让年轻人能够随身听音乐,也创造了耳机文化,就连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深受其影响,并且不止一次表达了对索尼的欣赏。

Walkman

​此后,索尼逐渐打造了一个庞大的消费电子产品王国,从录音机、电视机、摄像机、电脑、手机,无所不包。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创业一代隐退:被视为索尼形象的会长盛田昭夫1993年病倒,从此再未回归索尼,另一位创始人、钟情技术的井深大则于1997年去世。1995年以后,“二代”出井伸之担任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

创业一代的隐退导致索尼在组织上走向混乱。过去,索尼研发部门的管理方式被称为“长老型管理”,管理者不是根据数字指标对属下进行指示,而是彻底信任、理解和支持部下。在这样的管理方式下,新想法和技术革新便得以不断涌现。

而出井伸之并不具备盛田昭夫和井深大那样的超凡魅力和领导权威,只能依靠数字指标进行管理。由此,索尼的组织氛围完全改变,内部凝聚力开始消失,本位主义和相互倾轧不断出现,核心研发人员开始陆续出走。此后的索尼,再也无法产生让人耳目一新的技术革新了。

2005年接任董事长的霍华德·斯金格是索尼历史上第一位非日本籍掌门人,之前一直在广播电视行业工作。在他掌管索尼期间,成功将索尼的音乐和电影业务发展壮大,旗下的哥伦比亚影业公司已经跻身美国五大电影巨头之一。

不过,由于对索尼起家的消费电子产品业务既不熟悉也不热衷,斯金格掌权的8年时间里,电子产业业务可谓每况愈下,一度都要被打包甩卖;虽然最终在内部的强烈反对下予以保留,但是也拖累索尼陷入了持续的亏损。

直到2012年4月,平井一夫接任董事长兼CEO的职位。这位有着不少中国粉丝、并被亲切地称为“姨夫”的管理者,由于从小在美国和加拿大长大,英语说得比日语还好。他平时穿着牛仔裤和Polo衫上班,在办公室里放着西方音乐。平井一夫在中国有个绰号“姨夫”,他的微笑也被称为“姨夫的微笑”

索尼的外表看起来很自由豁达,但实际上内部存在各种深深的壁垒:支撑公司基础的是消费电子部门的主流派意识,技术人员拥有强势的话语权。

不过,由于消费电子业务的持续衰落,改变还是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平井一夫上任之时,索尼已经连续亏损了三年,他果断出手,卖掉了无利可图的VAIO 笔记本电脑业务,剥离了连续8年亏损的电视机业务,终止了与夏普在液晶面板上的合作,解散了光驱部门。

这一连串的动作,盘活了现金流,提升了利润率,让索尼扭亏为盈。要知道,此前中国互联网上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索尼倒闭了”的消息,以至于都成了一个梗了。

在平井一夫执掌索尼期间,索尼确实实现了伟大复兴,利润创下新高,股价更是节节高。不过,他并没能止住索尼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败退。如今,除了PS游戏机之外,索尼再也没有处于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产品了——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彩电等消费电子产品业务,索尼都已经退出了主流行业。不过,索尼仍然在图像传感器等企业业务中占据全球领先地位。

在截止到2018年3月的财年里,索尼的营业利润创下了新高,“姨夫”就此隐退,将权杖交给了此前担任CFO的吉田宪一郎。索尼现任董事长兼CEO吉田宪一郎

索尼的这次更名,可谓吉田宪一郎主导下的重大变革。索尼将剥离总部此前保留的电子要素,集中为集团经营。娱乐和电子业务都将并列,从集团的角度来考虑人才和资金的分配。而此前隶属于总部的电子业务间接部门,将转移到经营电视机等家电业务的中间控股公司“索尼电子”。

这或许意味着,未来的索尼,离消费电子将越来越远。

索尼、苹果、日经指数最近两年股价走势对比,涨幅最高的是苹果,最低的是日经指数

这样的索尼,你还喜欢吗?​​​​

 

作者 冀勇庆   老冀说科技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索尼改名:逐渐远去的消费电子巨头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