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有句名言,“我们塑造工具,然后工具塑造我们。”恐怕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只是认识到工具的强大,却未曾想到自动化的全面普及,能有一天爆发出更强大的威力。事实上,如今已经是一个被自动化完全笼罩的世界。
金融业、办公领域、民生行业、人工智能技术……都在被自动化所渗透。尤其是制造业,更是自动化的“天然基地”。从产品的研发、生产到二手回收等,自动化已经覆盖着全产业链。一个与自动化息息相关的未来科幻世界,正在加速落地。
黑灯工厂、AI手机检测线……自动化的魔力尽情演绎
自动化,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如果要追溯自动化的起源,最少也得从瓦特蒸汽机时代开始。但如今的自动化已呈现出新面貌,与传统认知中的“简单自动化”已经大有不同。最直接的表现,是自动化在真正不需要人力的涉足,甚至呈现些许“魔幻”色彩。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就是“黑灯工厂”大行其道。所谓的“黑灯工厂”,因无需人工操作,即使关灯亦可运行而得名,也被称为“智慧工厂”。比如包钢股份去年10月就正式投产运行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制造工厂样板,实现自动全无人作业。而惠州市银农科技的除草剂生产车间,整条生产线都无需人工操作,也是“黑灯工厂”的形态。
更广为人知的,则是小米的“黑灯工厂”。雷军在前段时间的直播中,晒出自家的“黑灯工厂”。他表示,这代表着智能制造领域最高水平。据悉,小米“黑灯工厂”内部采用全自动生产线,无人干预,一年就能产出百万台手机。而且小米的“黑灯工厂”正在计划二期,在建成投产后,或许只需要100位工程师,就能实现一年六七百亿的产值。
此外,就目前来看,自动化还在不断向下延伸至拆解、回收等领域。比如苹果的回收拆解机器人Apple Daisy如今已经升级至第三代,不仅能够快速拆解iPhone,还能更好地回收钨、稀土等关键材料。近日,某二手平台也上线了全球第一条AI全自动化手机检测线。这条检测线拥有24项AI检测专利,纯AI验机,无人工干预,且标准统一。在支持104项手机专业检测、自动识别3801款不同手机型号的基础上,其7秒即可完成1台手机检测,对比人工效率提升30倍。这让很多手机检测师,都为之汗颜。
可以看到,自动化的魔力在尽情演绎出来。通过覆盖全产业链、渗入不同节点,自动化在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激辩!自动化与人类“暧昧”关系
恍然间,自动化已经在加速向我们逼近。它身上烙印的各种鲜明特性,真切在改变着社会的进程、大众的生活。但自动化就一定完全美好吗?恐怕未必。如今,自动化与人类实际上呈现一种说不清理不明的“暧昧关系”——后者对自动化又爱又恨。围绕自动化,已经掀起了一场大激辩。
自动化的确有用,既能减少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损耗,还可降低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性,亦会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对企业来说,不断蜕变的自动化,能让他们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比如包钢打造的“黑灯工厂”,改造后库区利用率可提高25%以上,年吞吐量可提高20%,年创直接经济效益高达1000万元以上。
但必须要看到的是,实现自动化的一大前提是“取代人力”。这意味着,随着自动化的迅速深入,很多原有的人力岗位将被取代。比如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工作,都在逐渐消失。简单的一个问题就是:在自动化高速发展的当下,你的现有技能和正在从事的工作有被取代的可能性吗?这让直击灵魂的拷问,让不少人为之焦虑。
而美国技术、创新和战略研究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其著作《玻璃笼子》中也指出,自动化在分担我们工作的同时,也弱化了我们的才能,偷走了我们的生活,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它甚至将我们暴露于监控之下,操控我们。
看来,自动化真是一个让人又怕又爱的事物。
无可阻挡的潮流,自动化成大势所趋
不过,不管怎么怀旧、怀念过去的“手动时代”,自动化的浪潮依然无可阻挡。哪怕是将人类带向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自动化依然在疾驰。如今凡是阻碍、抵抗自动化的,只会被当作“顽固不化”的人。
因此,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勤于学习、善于创造,努力提升自身的不可取代性。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不被自动化“夺食”。杞人忧天,只是无意义的焦虑罢了。
那么,从现在起,就开始让自己不那么“懒”吧。诗和远方,都不是自动化能带来的,而是由我们亲手去创造!
(科技新发现 康斯坦丁/文)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从“黑灯工厂”到AI手机检测线,自动化这样覆盖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