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京东宣布旗下本地生活服务业务“京东外卖”正式上线,喊出“免佣金”“五险一金配送员”等差异化策略,剑指美团。其后京东发起一系列舆论攻势,包括在内部声称京东外卖利润率不高于5%、给外卖骑手发公开信硬怼“二选一”、刘强东亲自给用户送外卖等,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京东进军外卖行业的商业逻辑并不晦涩,它体现了互联网企业进入平台时代后希望持续打破边界的天然冲动,京东有资本、有流量、有用户、有商家、有配送网络、有快递小哥,既然“人-货-场”在手,能送家电百货,为什么不再努一把劲去满足用户的即时需求呢?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 年即时零售用户规模已突破 5.45 亿 ,预计到 2030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 2.3 万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20%。
事实上,这也是美团的一贯商业逻辑。从很早之前,美团就已经不再满足于“吃”的范畴,闪购、买菜、买药、超市配送,还有出行,如果以泛购物场景看,美团早就踩入京东的传统地盘。
平台之间互踩边界,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的事,不稀奇。如果回到六七年前,整个互联网业打打杀杀,几乎干的都是你踩我我踩你之事。每个平台都想打通更多的消费场景,掌握更多的交易和用户数据。这次争端重启之后,有人翻出《中国企业家》杂志2014年做的一篇封面报道,其中王兴道:“毫不夸张地说,这已经是一个永无宁日的时代。”刘强东则说,“当初还是不够激进,胆子还是太小,没有多亏点钱在团购和生活服务上早点布局。”“看到美团发展这样迅猛,回想过来,就应该继续往里烧钱。”
然后众所周知,这种跨界扩张后来遭遇了急刹车,反垄断、用工规范、二选一......再加上突如其来的疫情,平台之间默契的握手言和、停火息战。
现在,王兴的短暂“宁日”又被打破,刘强东开始弥补当年的遗憾。一系列真问题是,为什么偏偏是现在又战火重燃?京东首炮之后,各大互联网平台之间会不会就此纷纷打破“静坐战争”,整个互联网业重回之前高度竞争的局面?竞争的手段会发生哪些变化?监管层又对此持有什么态度?
短时间内很难得出答案。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这些最新变动与宏观环境深度相关,也与各企业自身的处境相关。从宏观看,制造业出口承压,传统消费复苏波动反复,本地生活服务成为支撑城市经济循环的“稳定板块”;从京东看,其电商行业基本盘增长趋缓,进入存量竞争阶段,用户消费向“高频、小额、即时性”迁移,业内还面临对手的挤压,而即时零售却还能保持近30%的行业增长,美团2024年净利润达358亿元,是去年的近3倍,可见土壤之肥沃。总之,刘强东决定吹响进攻的号角。
有用户甚至互联网业内人员都在为“外卖大战”叫好,认为企业商战不管怎么说都是用户捡便宜,终于可以薅一波久违的羊毛了。他们迎来的很可能是失望,羊毛肯定还是会有的,但很难奢望有多丰厚,因为反垄断的监管框架已经限制了平台“无下限烧钱”砸市场的空间,这正是此次竞争中的新现象。
针对外卖市场,京东打出的是"0佣金+骑手五险一金+百亿补贴"的组合拳,其中零佣金相当于打穿美团的盈利模式,五险一金挑战了行业普遍的灵活用工制,都是重拳,但针对“百亿补贴”京东集团CEO许冉是这么说的:“补贴的效率会高很多。我们只聚焦在品质外卖这条赛道,不是从上到下都在打,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更可控。”
在这一次攻势中,京东的战术很凶悍,战略也很明显,即主打一个社会美誉度,淡化烧钱与补贴,避免引来监管层过度注视。在平台经济以往的竞争逻辑下,企业往往通过压低商家利润、压缩劳动者权益、放大用户补贴的方式,快速获取市场份额。但刘强东却主打通过“利他”手段抢夺市场,这种新型竞争手段值得玩味,至于这究竟是短期使用的营销手法,还是平台竞争机制中真正的结构性进步,需要时间和真实的市场来回答。
面对京东不走寻常路的攻势,美团保持低调的原因有两点。其一,京东外卖业务初创,最需要的是一个用户知晓度,美团只要在舆论上与京东发生撕扯,无论谁有理,京东都是赢家;其二,京东发起的是一场“非对称战争”,就像二战中德国对英法的无限制潜艇战,作为进攻者只需派出造价低廉的潜艇袭扰运输线,而英法却只能展开全面防御。对于外卖市场,京东起点低,骑手少,负担轻,“利他”成本也较易承受,但美团应对就需要深度思考,行差踏错很容易伤筋动骨。
其实最简单的是通过烧钱把京东碾压出局,但平台竞争的“大炮巨舰时代”显然已经结束,新时期的竞争中,已很难再出现往日那般高举高打的市场厮杀。
美团会怎么“守城”呢?如何稳住商家和骑手体系?是以攻为守加快零售业务扩张?还是沉默以待明确的政策信号?
这场竞争,恰好发生在“加关税”、“反垄断”、“反内卷”基调的大背景下,其结果不仅仅关乎送餐快慢,也反映出平台经济在政策约束和市场压力下,正如何重新寻找可持续增长路径,它或许还能刺探出关乎竞争宽禁的新监管信号。这是一场关于边界、规则和时代背景的战争,也是数字经济新阶段的一帧缩影。
作者 信海光 摘自微信公众号 信海光微天下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平台竞争的“大炮巨舰时代”已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