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手机红利消失,移动阅读市场的拐点何在?

移动阅读

移动阅读正处于一个美好的时代,包括“全民阅读”的推进和移动手机的人口红利,使得这个产业飞速发展。数据表明,阅读类APP的下载率仅次于手机游戏的14.3%,以10.6%位居第二。而移动阅读市场的混战早已尘埃落定,市场形成两强竞争的格局。根据易观智库7月APP TOP排行榜显示,目前在移动APP中,占据移动阅读主流的产品是掌阅iReader和QQ阅读。值得注意的是,掌阅iReader的活跃用户数较前2月有所下降,QQ阅读则显出上升的曲线。

事实上,在移动阅读市场的竞争中,隶属掌阅科技的掌阅iReader(以下简称掌阅)和阅文集团的QQ阅读在不同维度上竞争极为激烈,包括用户规模、月活量、下载量、内容库均有交锋,互有输赢。但近一年来,QQ阅读明显占据上风,如苹果 App Store 排行榜里,QQ阅读就稳压掌阅,长年位于第一。而掌阅的用户量,从此前IPO招股说明书里的7800万到易观数据中的4400万,呈断崖式下跌。随着掌阅在线用户的下降,QQ阅读将进一步夯实领军者的位置。随着两者的一进一退,未来移动阅读市场又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移动阅读的“大平台化”趋势加强,泛娱乐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

随着移动手机的市场逐渐饱和,人口红利正在慢慢消失,靠单一的用户付费阅读不足以支撑行业快速发展。处于领先位置的平台也将寻找新的增长模式,而立足“粉丝经济”的泛娱乐开发使IP的价值得到深度的拓展,成了整个行业发展的下一个拐点。如暑期上映的电影《盗墓笔记》不仅票房亮眼,还引入电影用户进入阅读,形成流量循环。这也是移动阅读平台重视泛娱乐开发的重要原因。

现有国内的移动阅读平台都纷纷依照泛娱乐路线进行资源整合,QQ阅读背靠阅文集团,整合资源的道路就非常清晰,它是集团的移动入口,天然享有集团众多品牌的海量内容,集团的泛娱乐开发也自成体系,包括提升IP价值的中国原创文学风云榜,将IP口碑对外输出,并为国内IP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标准;以及基于IP深度开发的IP共营合伙人制等等,致力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

掌阅则是掌阅科技的核心产品。掌阅想通过移动阅读平台来切入产业链下游,这个思路无可厚非。招股说明书表示,未来三年内,掌阅将重点打造精品创作、内容发行、IP开发和影视游戏四大平台。就掌阅科技的盈利模型来看,它的收入模式主要还集中在数字阅读服务业务,也就是收费阅读上,其次才是游戏联运、广告营销等增值服务业务,后两者仅占去年掌阅科技总收入的4.61%和2.48%。

但是,掌阅目前原创内容是短板,热门内容来自阅文的版权作品,基于原创内容的泛娱乐开发基础十分薄弱。也就是说,掌阅科技的收入主力在于移动阅读平台上,单一的盈利构成给掌阅带来压力,如它要承担集团在平台上的试错,引入广告栏等影响用户体验的产品等。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掌阅的月活量下降和集团诸多尝试有关,但作为专注读者体验的阅读产品,不停做加法会加速用户的流失。如何解决平台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乃至平衡集团开发和产品诉求之间的关系,是掌阅必须面对的现实。

相比之下,阅文集团不断拓展更多元的商业模式,让QQ阅读可以更加专注定位,在用户层面,它就是纯粹的移动阅读产品,不需要承担整个平台的转型责任,但仍享有平台的内容开发红利——包括海量影视原著,这将带来文学IP多层开发后汇集来的用户流量等。这应该也是QQ阅读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

内容是左右移动阅读市场格局的核心竞争力

IP的爆发,改变了移动阅读市场的竞争格局,在于内容引入的成本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平台有自身造血能力;相对,优质内容也因为IP的影响力对读者的吸引力加大,如QQ阅读在年轻用户中的影响力,不仅得益于腾讯系本身的用户基础,也来自大量的影视原著。内容资源对平台之间的竞争呈决定性因素。和以往不同的是,内容领域的比拼进入了全品类状态,以求覆盖到全年龄段的用户,这得益于全民阅读的推进和人民阅读方式的改变

对QQ阅读来说,在优质数字内容版权上已走在前列。阅文集团在成立伊始,就进行“全内容”战略。除了本身占有绝对优势的原创内容——拥有1000万部作品和400万作家,占据市面90%的改编作品,陆续推出的正版精排运动、出版内容数字化都显示出阅文的前瞻性。

阅文的举措也初见成果,拥有200多品类内容,作品完整涵盖男生向与女生向的热门类型。这对聚拢粉丝用户,增加平台黏性产生直接影响。巨大的内容资源则加速QQ阅读的成长。数据显示:2015年网络文学市场移动端日活跃人数占比最高的是QQ阅读,占比达到33.86%,掌阅书城的市场占比为27.83%。某种程度上看,内容优势是QQ阅读的流量壁垒和护城河。

掌阅科技的反击也落足内容的升级。此前,掌阅是内容分发平台,它的优势在于较早进入行业,圈到一定体量的用户。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速,用户在平台间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内容资源就成了重中之重。据悉,掌阅科技在自有版权上的劣势想通过控股“红薯网”和“趣阅中文网”成立掌阅文学来补齐。并通过IPO募集资金主要用于 “数字阅读资源平台升级项目”,也就是购买内容上,投入的资金规模达到9.33亿元。以巨额的资金来绕开阅文所设定的内容壁垒,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案。毕竟,即便月活量断崖式下降,但庞大的用户基数也是掌阅的竞争优势。

但原创内容的沉淀需要积累,在阅文已形成完整造星机制和人才孵化模式的基础下,掌阅文学能否再行突破,还是个问题。而其他品类的数字版权购买,则取决于掌阅科技的资金实力,和购买版权的眼光。只是,在现阶段内容为王的移动阅读平台PK中,QQ阅读已远远甩开了掌阅。

结语:未来发展趋势还看年轻人

总的来说,QQ阅读和掌阅的PK中,不管是在产品的专注度,还是平台的泛娱乐开发,又或是内容的升级上,就现阶段而言,前者略胜一筹。但较发展日新月异的移动互联网来说,用户才是最终决定产品走向的“上帝”,拥有5亿用户的掌阅未必没有翻身之力。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登上舞台,成为主流用户后,谁把握年轻人群体,谁就占据市场发展的高地。在这点上,天然拥有腾讯年轻化优势,以及6亿用户的QQ阅读,已走在前面,掌阅该采取哪些行为来吸引年轻人,成了其下一步最该考虑的事。

作者 阑夕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当手机红利消失,移动阅读市场的拐点何在?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