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思考

互联网金融

我在春节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回顾三年多的互联网金融文字,核心思想就是互联网金融在过去三年走了歪路,被资本推上一条纯粹走规模和用户数道路,而不是真正走到一条进行有效风险定价的道路。

金融的核心我一直在说,关键是要着力点在于如何解决金融风险的问题,而不是吸收资金发放贷款的问题,从我自己感觉吸收资金和发放贷款都不是什么能力,只要你胆子大,规模是很容易起来的,但是如何保证吸收的资金,放了贷款出去之后,能收得回来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如果互联网不能在这个收回来的点上下功夫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我个人感觉都是耍流氓,我最早说过,任何一切不以风控为核心的创新,都是耍流氓。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很可惜,我们走了这么多年,并没有互联网金融在这里有太多的创新点。

走到今天,陆续出现的各种违约跑路事件,就是对这种走错了方向的一种市场惩罚,我相信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事件出现,怎么看这个事情呢?我觉得涉及到怎么看监管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想说的是监管是必须的,显然现在已经是共识了。关于这点,其实我在2012年写过一篇文章给监管层,我的意思是全球就不存在一个不约束金融监管的国家,没有一定清晰的规则和边界,鼓励金融野蛮生长,最后的结果是一地鸡毛,与国家不利,而对真正有心创业创新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事情,最后的结果是好人给坏人买单,什么创新都可以鼓励,唯独金融创新需要审慎,因为他对周边行业对国家经济的负面作用太大。

金融是个杠杆行业,他的本质是杠杆,确切说只要玩金融就必然是借别人的钱去放贷或者投资的过程,你如果拿自己的钱去创新也好,去被人骗也好,关我屁事,但是你拿了别人的钱,老百姓的钱去放贷款或者坐投资,赚了大钱是你的,亏了钱就让老百姓去承担,这种创新,其实本质就说耍流氓,如果还鼓励这种耍流氓的事情,那国家存在的意义在那里呢?

国家之所以产生不就是因为约束强者保护弱者,让社会有一定的规则让大家能够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生存么。不约束强者,弱者就会越来越没有生存空间,最后的结果就是抱着强者一起死的节奏。这种创新是没用任何意义的。

我们很多经济学家,其实都不是金融学家,让他们讲宏观经济可以,讲理论可以,反正所谓宏观经济本身就是个扯淡的学问,你去唱空经济,是专家,唱多经济,也是专家,你看谢国忠专家,唱空了中国房价二十年了,不一样还是经济学家么?

所以,反正随便扯上几句,自圆其说就行了,说民营银行的钱都是自己的,你不用管,这种典型没用金融常识的人都可以是经济学家,那还有什么人不可以是经济学家呢?

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金融是个有对错的地方,有既定规则的领域,对错是可以说得清楚的,很多东西都可以被逻辑推演,或者至少是有常识的地方,这个领域应该听听真正专家的意见,少听忽悠的意见。过去的说法是法不禁止即可为,针对非金融领域可以,但是针对金融领域一定是不行的,因为当错误发生的时候,是全民为你买单的时候。现在其实就是埋单的时候了。所以,我一点想说的是金融监管是必须的,不用质疑的,关键是怎么管的问题,是你怎么逐步推行监管的问题。

第二点我想说的其实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已经是错过了最好的监管的时间点了,你刚开始的时候不监管,等到了一定的规模的时候,在去硬性一刀切的监管,我个人感觉带来的危害会很大,我们说监管从来不是目的,他只是手段而已,通过监管是为了让市场更好,任何为监管而监管是没意义的,带来的问题是市场不是更好了,而是更坏了。

例如,去年的股票的去杠杆,要求在两个月内强制性的完成,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只能大面积的出问题,跟爬山一样,人家很不容易,辛辛苦苦的爬上了五千米的山,结果你要求他一个月内要下去,怎么办呢?只能跳崖了,还能怎么办呢?

我这次在美国走了很多地方,也跟很多金融机构聊天,其实我还是很欣赏美国的监管方式,大家可以去看下美国次贷危机时期的美联储为代表的监管机构所作的一系列的处理危机的办法,至少是按照市场化规则,逐步的缓慢的采取博弈的方式来解决的,用了这么多年去杠杆化,差不多到了相对合理的水平,正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出了问题之后,要解决问题是个细致活,压根不是一个行政化,运动化的方式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那不现实也不可能。

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整个社会为部分人的错误买单的结果就是这么出来的。

一样的逻辑我个人感觉,我们当前对互联网金融进行的所谓的整顿,也必须慎之又慎,因为规模起来了,这个时候如果简单直接一刀切,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可能也是釜底抽薪,金融业是一个流动性主导的行业,再好的金融机构,再牛逼的金融机构一旦失去了流动性,那么最终也就是变得毫无意义,所以我很早的时候说,只要是互联网金融公司最终定性为金融机构,那么他就跟传统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问题是一模一样的,关键的关键就是流动性的风险。

有本书叫谣言害死熊,里面提到基于对贝尔斯登的不信任,在两天时间里,贝尔斯登的客户和交易对家因为对它的履约能力产生怀疑而一股脑提走了170亿美元的现金,导致它几乎是按照字面含义在“一夜之间”径直滑到了破产的边缘。

这完全就是一部关于现代金融体系的教科书,它无比生动地阐释了1个道理:支撑现代金融体系最重要的基础不是物理世界中的实物资产,而是人们对于这个体系本身的信心以及这个体系中参与者在其他参与者心目中的信用。一旦信心动摇,一旦信用不再,再高的大厦也会在顷刻之间轰然坍塌,速度甚至比911中的世贸中心还要快。

贝尔斯登的市值最光鲜的时候为200亿美元,在和中信谈判参股之际为135亿美元,仅仅过了1个周末等到星期七摩根大通报出收购价之际已然只剩下血淋淋的2.4亿美元。谁说资本市场靠谱贝尔斯登跟谁急,只是急也白急。

问题的实质是:金融机构为了博取高额利润近年来过度地通过金融杂技为本来不应得到贷款的人提供贷款,由此而产生的风险通过层层包装被隐藏起来,没有人能够真正看懂包装纸下面的东西,直到有一天忽然有人意识到包装纸下面可能是一堆没有价值的垃圾、甚至是1个一触即发的地雷区,并且很快地把这种担心在市场中传播出去。

我们或许可以得出1个结论,那就是金融机构的价值评估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只看它的税后利润,也不能只看它的账面价值,同时还要看它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风险系数,无论同这些资产对应的账面价值是多少。而其实账面资产的价值直接相关的就是流动性风险,足够 流动性的时候,价值上升,流动性不足的时候,价值就会大面积下跌。所以当前如果互联网金融监管不进行很好的平衡,那么带来的社会性问题将会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所以,我们现在无论是监管和从业者,都不允许存在所谓的自欺欺人,要清晰的知道自己是谁,别到现在还在说什么信息中介,信用中介。事实上,我们目前的绝大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本质就是金融机构,这个是现实,不需要否认,是就是呗,有什么好否认呢,问题就是定性金融机构之后,考虑的很多问题就是作为互联网化的金融机构怎么管的问题。

第三,在当前监管也看不明白,想不明白的时候,创业者怎么办呢?

我一直觉得吧,这个世界你去想明白别人是很难的,尤其是监管层需要平衡的东西,太多,金融问题看上去是金融层面的问题,但是实际上他的许多问题都不是金融层面能解决的,而是需要放到更高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是因为政府永远不是无限资源拥有者,政府研究的问题是有限资源情况下最大限度平衡的问题,不是简单解决了金融问题,就好像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一样,不现实也不可能。所以,他也需要平衡。这个时候,对错就很难简单下结论了。

这个时候,你去简单揣测监管怎么看,怎么想,我个人感觉都很难,那么你怎么办呢?其实我个人感觉,唯一能做的是多想想自己,你要做个好人,不要想着利用金融坑蒙拐骗,不要有不好的想法,真的是想着为国家为人民做点事情,那么监管在任何时候来临,你都不用怕,也就只能如此这么看监管的问题了。

之前已经着重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目前更多还是金融互联网的概念,并没有在技术上有效突破,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带有很大的金融风险,而且从社会角度看,也是不断聚集风险的过程。

风险这个东西跟地震是一样的,能量不断的聚集,只是为了等待某一天的爆发,所以说过去所有的不出事,其实都是未来某一天集中的出事做准备,对于这个要有清醒的认知。从社会角度来看,也是不断聚集风险的过程。

我就是从这个角度说,我们过去凡是以风险收入为特征的互联网金融基本无价值,不太可能有太大的未来,这个结论其实是很得罪人的,但是这个的确是我的结论,这个结论其实我在三年前已经做过了很多的阐述,只是过去三年里,不断的有这类模式被风投机构给投资,弄得我自己都有点犹豫和纠结,一度怀疑自己。

目前全国的互联网金融大概有三千多家,其实我个人感觉我们并不能简单的把这三千多家都简单的归类为一个行业,因为事实上同为P2P,他们之间的区别也非常的大,需要对这个行业要做甄别和筛选,不能简单的一刀切的监管,这个我们放到后面去说,风险的堆积更多还是借着互联网金融的外壳下民间借贷换个方式悄然增长的结果。

在这个大发展的风险堆积的过程中,期间大量专家也扮演了不是很好的角色。片面强调规模,以为规模大了就是好事情,就能覆盖更多的用户人群,解决更多的金融借贷的问题,动辄强调用户数,强调普惠金融,强调屌丝也能借贷权利等等。

事实上,都在很大程度加剧了金融风险的积累,目前各地爆发的金融借贷纠纷,很大程度跟过去几年不加约束的金融创新是有关系的,因为用力点反了,在一个不正确的道路上,效率越高必然意味着问题越多。

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金融问题无法解决经济问题的核心观点肯定是可以成立的,社会里大多数人都无法赚钱的前提下,还扩大杠杆借钱,带来的结果一定是非常惨淡,因为借钱本身无法解决赚钱这个核心命题的,如此浅显易懂的道理,金融专家却无法有效解答,的确也是很奇怪的事情。

要么不懂,要么就是立场问题了。

我写过一篇从次贷危机看中国目前金融危机的可能性的文字,我里面的结论是中国爆发大面积的系统性的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但是区域性的风险事件频发是必然的事情,而且还会呈现高发状态。

主要的原因在于两点,缺乏足够的风险控制技术,从而使得业务向不合格的贷款人进行贷款,导致风险事件频发,可怕的是危机可能尚未真正开始,而不是已经结束。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向不合格的投资人发放理财产品。导致了大量无风险承受能力的人介入到高风险市场,从而引发了更多的社会危机。

我感觉前者是危机根源,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这么来的。大量不合格的借款人,最终导演了全球的金融灾难,这个我会单独写文章来论述。而后者可能问题则是出在我国的监管体系漏洞上,当然两个危机都是一体两面的,很难分开。

从理财角度来看,我们的合格金融机构或者相对正规的资产管理机构一方面本身机构数量就较少。另外一方面受限于我国的相应法律,他们给予投资人的进入门槛都比较高,重点聚集在高收入人群,使得中国极为广泛的中产阶级压根无投资途径,只能挤入到低门槛的民间借贷领域,也就是说你资产管理门槛不放开,你就会发现很难改变这种格局。

我们目前在五万到一百万左右的投资金额里面,你会发现基本上属于无可投资的境地,严格的一百万门槛堵塞了中国将近80%的投资人群,乃至将近100%的中产阶级基本上都被覆盖在这个投资可能性之外。这种情况下,这些人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选择就是凑成一百万,去投资高门槛的投资领域。你的本意是希望让高风险承受能力的人进入这个领域,结果挤进了一堆更没有风险承受力的人。

还有一个无法选择的结果就是干脆投资相对低门槛的领域,而目前低门槛的领域原先只有民间高利贷,如今多了一个P2P,这个角度来看,大家选择P2P,其实本质还是属于金融压抑下的现实无奈选择而已。

从道德层面上来看,你让很多正规的金融机构的门槛只能设定在高净值人群,可以让他们有钱赚资本收益,那么那些有些小钱,理论上也可以获得一定资本收益的人,结果就活该只能放在跑不赢市场的储蓄上了?这个就是很扯淡的事情了,这个其实是不公平的。

当然,这里监管层都会说,一百万以上的人,承受风险的能力更强,所以必须设定这个门槛,这个是借鉴了美国的先进国际经验之类的话来应对,但是事实上,这里有两个基本逻辑要去阐述和理解。

第一,中美国情是否一致?你不能因为说美国人喜欢吃汉堡,非要逼的中国人也都去吃汉堡

第二,美国真的是否是这样的呢?我们先回答第二个问题,美国的所谓合格投资人,其实并非是简单的金额门槛约束。这个其实很多判例都有,美国的所谓私募的合格一般设定为三个条件,第一个成熟,也就是理解风险。第二个是富有,即有能力承受损失。第三个是关系,投资人和发行方具备一定的联系。金额从来不是在核心三个门槛之内。

我们简单的狭义的把金额做成门槛,压根从头到尾就是学了个皮毛,而忽视了所谓风险的实质是什么。

风险认定这个东西,前提是可以承受,而不是不发生。金额跟是否可承受没有必然关系,跟不发生风险也没有任何关系。

确切说,金额压根就是拍脑袋想出来的,凭什么是一百万?为什么不是五十万,不是十万,不是三百万?逻辑基础在哪里?

风险从来不是金额门槛设定的,最简单的逻辑就是,我总共只有一百万块钱,我去投资一百万的风险高,还是我只有二十万,我去投资五万块钱的风险高?风险是以资产占比来衡量的,而不是绝对数额来承受的,压制的金融监管,一定催生出不平等的套利机会,这个其实更可怕。

真正要考量的其实是门槛下降以后带来的市场资金相对较多,投资数量增长市场流动性增加之后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投资人门槛设定的问题。所有的风险应该堆积在资产端,而非理财端。

从现实的国情来看,中美的两套生活体系姑且不去说。美国是个典型的高消费高负债国家,绝大部分人的第一选择其实是消费,而不是投资。投资本身就是美国有钱闲人做的事情,而且美国是个机构化主导很严重的国家。针对闲钱不多的人,美国的共同基金数量庞大,门槛很低。能支撑足够数量的投资人,但是中国不是在大发展的年代里,大量的人喜欢做投资,而且中国有极为庞大的储蓄率。

这种情况下,投资一定是绝大多数人的现实选择,但是我们的投资机构门槛受限的情况下,不流向非法理财,那才是见鬼了。让市场正规的金融机构容纳更多的资金,肯定比不正规的草台班子的民间掮客进行理财,肯定是靠谱的多的现实选择。

我自己觉得我们要学美国,至少具备很多现实条件才可以,例如投资机构门槛放开,信息充分披露,法制完善,个人投资意愿度大比例下降,充分有效的金融资本市场建设,足够的风险教育完毕等等,我们才有可能学习美国,否则我觉得基础压根不同,无法学习,甚至无法类比。

监管层要与时俱进,理解互联网带来的社会革命

我们再继续论证下去,互联网出现之后的风险其实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监管层也是有必要意识到这点的突破的。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其实门槛下降难度还是很大的,你要去借个一个亿的钱,你哪怕向一百个人借,都要差不多一个人一百万了。涉及到的流程很漫长,时间也很漫长。所以一般的选择就是尽可能的压缩人数,提高金额,最终出现的结果其实是金额很大,但是人数不多,动辄上亿的融资背后其实就基本意味着人数在二三百人左右。

那么,每个人的借款额都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这个时候,出现社会维稳的问题就会非常的大。因为这个损失,谁都无法可以选择忽视它。是不可接受的。

但是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出现之后,其实门槛下降是变得非常的容易的。他出现的情况是,一个亿的借款交易额可能是有将近几千人构成的,也就是每个人可能也就是几千几万块钱。

表现的特征是人数多,而金额小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风险特征随着人数多到一定阶段,其实本质是发生改变的,因为金额随着人数多而相对较小的时候,整个系统可承受的风险是降低的。

这里你们就可以看到为什么其实现在很多互联网金融的风险都堆积在线下,而非线上,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在线的互联网金融,人数可以拓展到极致,从而让金额看上去很大,但是相对的金额是下降的,投资人自己有意识也有能力利用互联网,将资金分配在不同的金融公司。

前提是因为技术使得投资的门槛也变得很容易,过去你缺乏技术,只能碰到一个感觉还不错的公司,就一笔给了一百万的投资,现在你可以很轻松的给一百个公司每人一万块钱。技术的有效突破,使得单一的投资人的绝对金额其实都会下降下来,因此最终你发现,其实风险并没有得到增加。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金融平台在E租宝和大大集团之前,倒闭了很多了,但是真出现很大的问题了么?并没有,为什么?因为不值得。

总共投资几千块钱几万块钱要去串联闹事的成本,甚至还不够买张飞机票的,何必呢?这种真正建立在小额分散的技术上的金融模式其实是值得鼓励的,而不是一刀切的给他砍了。真正需要做到事情,是避免大金额交易,同时建立极为完善的风险提示和披露制度。确保它延在这条路上前进,而不是走错了方向,这点非常重要。

监管层在今年加大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时候,我个人最担心的其实就是好的不坚持,矫枉过正,因噎废食,这个就非常的可怕了。

所以我目前说,互联网金融风险更多还是线下模式的依赖人头拉客户的大金额模式,这些其实都可以理解为并非真正意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他们更多还是民间高利贷的翻版,是极为可怕的金融风险聚集,这个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大规模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今年会有比较大的困难的原因。

讲了这么多,我的意思是,我感觉我们的监管有一些问题的,不太接地气,我们前期学了苏联,后期学了美国,唯独没有学学自己。我们在金融监管上向来缺乏自信,总觉得自己搞不好,所以到处学人家,结果却完全忽视我们很多地方的国情是截然不同的,我们没有能像在经济领域一样,有决心,有信心去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般的理论自信。

我们不敢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金融监管体系,这个是非常的可怕的,因为,不够自信,所以一碰到点问题,就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的稳定坚强的面对困境的勇气,这个是不好的。我总觉得,只要是对的事情,就要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和决心,要有敢做历史罪人的勇气。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站在历史的高度看问题,永远都是倒逼式的解决方式,那就一辈子都在解决麻烦,还天天被人骂,缺乏高瞻远瞩的高度。

所谓好的监管,一定是顺势而为,应对市场现状做符合市场现状的事情,而不是当成看不见,听不到,说自己才能听得懂的话,做自己才看到懂的事情,压根不管市场发生了什么问题,出一个压根没有监管对象的监管意见的事情来,我觉得那不是监管,那只是撇清责任。

我有时候想国务院搞个金融协调部门还真挺需要的,毕竟金融是专业性很强的领域,每个人到领导那里汇报的时候,都说自己很重要,自己是对的,自己很委屈,自己很辛苦,领导也不知道听谁的啊,而且毕竟术业有专攻,很容易被忽悠啊。

我这几天参加几个金融会议真的很有意思,私募股权会议上,发言的人都是私募股权机构,每个机构都说自己怎么牛逼,怎么重要,好像把私募股权的问题解决了,就中国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一样。

然后,参加互联网金融会议,然后每个机构发言,都说自己怎么牛逼,怎么重要,好像把互联网金融扶持起来,就解决了中国经济问题一样,参加在线教育会议,然后就开始谈教育问题的重要性,每次听听吧都有道理,但是道理在哪里又不知道。

每次都解决一些问题,都是现场解决的,问题是这种没有预案,没有调研,没有足够的基础准备的决定到底是对是错?其实是不知道的。缺乏全局性,系统性的考虑所做的任何决定都是不严谨的,最后的结果未必能解决问题,反倒会制造问题。

说实话,内行人忽悠外行人那简直就是太容易的事情了,所以,在这里如果不中间做个缓冲地带,最终结果就是,下面忽悠上面容易,上面随意介入下面也很容易啊,很多方针政策哭笑不得的背后,大抵都是这种机制有问题了。所以,所谓技术官僚,就要对技术负责,对专业负责,而不是对行政负责啊。

既然说开了,在讲点题外话,金融这个行业的确离钱太近,被监管者的年薪远远高于监管层十倍乃至更高的时候,哪怕不出现寻租吧,也最终迫使监管层的很多中低层人员都离开这个行业,人才流失极度严重。这几年我有事没事,各个体系的人都碰到过一些,两者的悬殊的确太大,一行三会的监管层的工资在整个社会的层面大概也就是中下水平,工作了五六年也就是不到8000的工资,这样的水平,要在一线城市养家糊口都很难,何谈做好工作呢?谈奉献,谈责任,谈很多道德层面的事情,很大程度总要吃饱饭吧,皇帝还不差饿兵呢。

我们的很多公知,动辄谈道德,就像人家活该吃不饱饭给你服务似的,谈到医生就要让他们做天使,不允许他们赚钱,这个世界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不能有价格对应,那么最终结果就是没人会去做有价值的东西,道德能当饭吃?还是谈情怀能当饭吃?基本的物质保障还是应该的。否则谁也不愿意去做事情,美国政府前年还大罢工呢。谁都要活着,凭什么要求人家无私奉献,你可以无私被服务?扯淡逻辑。

这几年见了很多人都从体制内走开,想想也的确很正常啊,我也劝过一些人离开,有时候想想,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承认目前公务员是个去能力化很严重的行业,尤其越往上走,去能力越严重,因为级别越高,你会发现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都不是花费在业务水平能力上的,每天考虑领导喜欢看什么样的字体,坐位置的时候,该坐什么地方,吃饭的时候,怎么摆凳子。

一句本来很简单的话,都要花很长时间斟酌,请个人去讲课,还要考虑该让他穿上正装,免得让领导不高兴,或许都不是领导本意,但是现实的结果就是如此。

但是,但是问题是这种能力对于个人和国家的未来,有什么用呢?一个人离开了体制,这样学习起来的能力能对他的未来起到什么作用呢?只有学习到技能学习到充分的专业性,才能保证一个人在一辈子里,睡得着觉,能安心不被社会淘汰。所以,我一直跟年轻人说,如果你在一个单位公司机构,无法学到更多的东西的时候,你必须学会改变。

所以,监管机构,其实这几年真得好好想想,如何保证业务人才更好的安心工作,乐于工作,努力工作,本身也是目前要考虑的问题,技术官僚的培养跟行政官僚的培养其实是不一样的,培养一个合格的技术官僚是需要梯队的,需要很长的时间积累,还不能断层,每个梯队的人都是社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决定了整个国家稳定状态,稍有不慎,可能都容易引起很多现实问题,这点上,我感觉我们是做的不够的。当然我也只是瞎扯感慨而已,发发牢骚,听过算过就是了。

作者 江南愤青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思考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