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的手机业务越来越步入低谷,这已经与中国科技企业旗手的形象不相称,在2016年虽然换将也换了思路,仍然不见起色,最近又是换将,就能走出低谷吗?看来,联想真的到了好好研究下问题的时候了。
应该实事求是的说,联想的手机业务并未衰落,更没有失败,只是遇到了困难,这在企业发展中也是常有的事情。如今,小米也遭遇阵痛,三星在经受考验,苹果也走的步履蹒跚了,企业的起伏很正常,关键是要找到问题对症下药。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有时候的成功可能与运气十分关联,一款好的产品也许不知道为何就好了,或者一款本来可以很好的产品却失去了市场机会。联想这些年也曾经抓住过中国移动TD的机会,升至中国市场第二,但随后几次出产的具有非常高颜值和高配置的手机却没有在市场上引起关注和热销。
不管怎么说,联想手机有现在的光景,还是需要反思很多,特别是对摩托罗拉的收购。收购摩托,本身可能是对的,特别是有了以前对IBM的THINKPAD笔记本电脑还算比较成功的改造经验,但此后对摩托罗拉的使用却还是有些值得商榷。
摩托罗拉确实掌握了很多手机行业的相关专利,即便经过谷歌的过滤,也还是有很大的价值,对于联想走出去有相当的支撑力。事实也证明,联想手机正是依靠摩托的余威打入了美国市场、南美市场,在国内市场销量严重下滑的状况下依然维持了基本的销售水准。
但是,继续强化和使用摩托罗拉的品牌却很可能并不合适。联想继续使用了THINKPAD品牌,如今这一品牌依然是很多商务人士的首选。但摩托罗拉与THINKPAD不同,摩托已经在智能手机市场是一个衰落的品牌,特别是中国市场,THINKPAD当年被联想拿到的时候依然是强势品牌,两者的消费者印象和品牌影响力截然不同。
在科技产品的历史上,始终有一条潜在定律无法违反。任何一个品牌在一个品类上从强盛走向衰败之后,就再也不会在同样的地方重新爬起来,即便如神人一样的乔布斯和苹果。所以,联想收购摩托,并不应该保留摩托品牌,或者至少不应该在摩托罗拉已经衰落的地区重新彰显其品牌,这等于是无用功。
联想选择让摩托罗拉品牌重新回到中国市场,但却没有给其注入革命性的变革,结果,联想在双品牌的影响下失去了中国市场的主动权。
很可怕的是,不管是谁,只要失去了中国市场的优势,就一定会失去全球的影响力。这些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了,失去了中国市场的手机巨头都不可避免的归于失败,也许是宿命,但事实就是如此。诺基亚坚决不支持中国移动的TD战略,结果让三星占了先,从而实现了三星的手机时代,当诺基亚刚刚醒悟的时候又遭到了苹果的当头一棒,从而诺基亚成为了经典的失败者。苹果的每一款手机、手表等等也一样,在中国热销的就成功了,反之就黯淡无光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产品。
据半导体市场调研机构IC Insights的统计,在2016年第一季度中,华为以2890万部智能手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三,紧随其后的是OPPO,共计出货1610万部,小米以1480万部手机出货量摘得第五,联想仅居于全球出货量的第9位。华为的崛起,正是首先在中国市场起步的结果,而华为手机在一开始就选择了国内市场价格低于国外的战略,更是让华为以中国市场为主阵地从而转向国际市场。在2012年,华为中国区销售额占比约在13%,到2015年,华为手机中国区销售占比达到70%。与华为形成强烈对比,联想因为渠道的调整而失去了中国内地市场的主动权,从而也在全世界市场下滑。
对于联想来说,手机业务之所以不振,也许品牌的选择和市场的方向都还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这些年联想的内功练的不够,不管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比华为要差了一大截。即便和小米相比,联想也在软件方面差距明显。
华为经过10年的潜心发展,如今已经有了与世界最好的厂商向媲美的芯片,这也是其产品得以不受制于人和价位上突破的关键,但联想多年来都没有能够将精力投入到这样基础的研发方向,始终是一家与其他大多数厂商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公司,慢慢的就与领先者拉开了差距。
另外,联想对硬件过于看重,经常推出配置高的产品,但对于安卓系统的优化做得不到位,更没有能够持续改进,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领先操作。至于其在摩托罗拉上使用的原生安卓系统效果很差,客户体验更是没有抓住。
联想曾经推出的四叶草设计其实很有创造力,但后期却并没有坚持下去,没有沿着自己的思路用客户的需求去改进,而是逐渐完全投入到了其他厂商的套路中,这样没有创新和特点的手机操作方式,就等于是失去了客户体验创造能力,最终导致联想手机泯然众人。
作者 马继华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联想手机,到底输在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