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新政实行前两日,也无风雨也无晴

网约车

网约车新政实行前两日,也无风雨也无晴。

或是近一个月,关于细则的争议声过于喧闹,或是前戏太长,期待已久的11月1日并未引起多大波澜。除杭州、宁波、佛山等八城正式落地网约车新政,以及媒体关于网约车的“自嗨”外,这个市场一如既往,滴滴、易到、神州的回应也索然无味。

然而地歌网记者更愿意相信,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非法”网约车司机,得到一致回答:单子照接不误,未收到任何关停通知。甚至优步还提高了对司机的奖励,鼓励出行。虽“惊喜”,但回答背后难掩他们的战战兢兢。

谁都不知道“非法”网约车的死亡通知书何时正式落实,但谁都知道那一天总会来临。新政核心内容的博弈空间已趋于零。“一城一策”下的细则或紧或松,对车牌、户籍、轴距、车的年限规定不尽相同,然而网约车纳入营运车管理以及与巡游车差异化经营这两个核心板上钉钉。可恰恰,这是网约车市场的命门。

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对各地细则的制定有示范作用,无论贵阳、成都的网约车新政多么开明,“沪籍沪牌”“京人京车”等苛刻限制仍然是这个市场的痛,沈阳模式并不是个例,重度监管滴滴们已成为事实。如此之下,作为直接利益方,网约车平台的重新洗牌正在加速。

滴滴:广撒网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无疑是新政最大波及方。10月8日京沪细则刚路地,滴滴便火急火燎的细数新政可能带来的后果:车辆供给骤减、司机大幅减少、网约车车费翻倍、出行效率大幅降低、大量司机面临失业等。在网约车市场一往无前的滴滴真的遇到坎儿了。

滴滴官方提供的数据显示,在上海已激活的41万余名司机中,只有不到1万名有本地户籍。虽然滴滴没有透露北京的数据,但据我们乘坐经验推算,满足京籍京牌的专快车司机非常有限。以C2C为主的滴滴靠大量司机端盘活业务,新政穹顶下,司机数量将断崖式下跌,对滴滴的打击将不可估量。也因此,滴滴一直努力在有限的政策空间内争取一席之地。

滴滴出行今日发表声明称,在过去三周与各地主管部门沟通汇报并梳理具体意见后,滴滴将进一步与各级主管部门沟通交流,争取使民众出行得到最大满足。一方面在努力争取,而另一方面滴滴也在加紧调整结构,规划未来。

一、拓展场景化布局,打通出行数据,预测需求。

10月10日,滴滴与东方航空达成战略合作,布局空地联运生态圈,飞行途中可预定专车接机;10月19日,滴滴与猫途鹰签署战略合作,将在上百家五星酒店建滴滴车站;10月27日,与凯德集团展开战略合作,使智能出行点对点深入购物中心、办公楼和住宅等房地产出行场景。

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后,是滴滴打通机场、酒店、购物中心、办公楼等场景,充分整合人们出行需求的野心。在出行高频地带覆盖滴滴服务,提供便利的同时,扩大品牌露出范围,而最重要更是掌握用户数据。

滴滴总裁柳青向记者透露“如此巨大的城市,靠实时来匹配司机与乘客是不足够的。滴滴需要做到真正地预测需求,把城市划成可无限细分的区域来跟踪和计算。”目前滴滴已经做到基本可以预测一个地区、甚至一座楼15分钟后进进出出的动态供需,而且精准度已经达到90%。根据对行业数据的比较,柳青称滴滴“已经越过技术决胜点”。

二、进军国际业务

近日柳青在旧金山的一次活动上讲话称,滴滴毫无疑问会走向全球。“我们是各地本土服务提供商的赞助人,同时也是信奉者。如果哪里还没有本土公司的话,我们就会自己去那里建立业务。我们的业务将会是国际性的。”

在和优步中国合并之后,估值已达到了350亿美元,势如破竹般开始打造它的商业帝国,还计划最早在明年就进行的首次公开发行(IPO)。然而当新政重锤落下,滴滴在本土市场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开拓国际市场显然是滴滴保持增长、撑起投资人期望的主要路径。

显然外界对滴滴进军国际业务并不看好,甚至与阿里和腾讯进行比较,认为其离中国特色的互联网巨头仍有较大差距。且不说如果出海与Uber正面冲突时将面临多大阻碍,仅从目前滴滴在国内面临的监管困境,恐将绊住其出海的脚步,毕竟攘外必先安内。

三、调整运营方向,扩展自营业务以及发力无人车。

据内部人士透露,目前滴滴购入了一批车,并雇佣了司机开始自营业务。这意味着滴滴将从C2C模式逐步向B2C过度。而记者从多位滴滴司机口中获知,发展自营业务后,滴滴系统会优先下单给自营司机和车,但这些司机每个月需要完成8500元的任务量。截止当前滴滴方面并未证实此事,无论如何,面对政府重监管,滴滴发展自营业务已无可厚非。

另外,以连接出租车起家的滴滴或将再次改善与出租车的关系,重振出租车业务。目前滴滴已与北上广深等十余个城市的近50家出租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并尝试让出租车开始接快车订单和专车订单,渡过困难期。滴滴出行副总裁、滴滴政策研究院院长张贝指出,滴滴正在从技术融合、服务融合、流量融合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试图把网约车的制度优势、管理模式以及应用成熟的技术经验,逐步融合到出租车体系中。此外,滴滴出行也宣布将投入1亿元建立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基金,用于对出租车服务转型升级进行资金补贴。

而另一边,滴滴开始涉足无人车。滴滴出行考虑与苹果合作开发无人驾驶技术。滴滴拥有庞大的无人驾驶应用场景,这是无庸置疑的,但这个产业入局者太多,幕后金主不胜枚举,最终由谁来主导,一切还是未知数。

易到:暗度陈仓

政策出台后,比起滴滴的强烈反应,易到似乎格外听话。从对新政的回应也可以看出,一次是“将积极贯彻落实网约车新政和各地实施细则”,近两天又发声“将按照新政要求进行业务调整”。同样是以C2C为主要业务,新政对易到的冲击比滴滴有过之无不及,易到真的有那么淡定吗?

其实不然,表面谈笑风生的易到,却又一次加紧了充反活动。不得不说去年开始的“充值返现”,曾使易到绝处逢生。然而现金补贴停止后,背靠乐视的易到打起“生态充反”后,效果显然不尽人意,开始出现用户的大量流失。最近易到再一次的充反80%企图利用补贴来锁定用户,从而应对政策的打击。

另外据知情人透露,易到开始约见地方汽车代理商,寻求当地车辆与司机的补给。可想而知政策一旦严格执行,易到的司机与车辆的供给将严重不足,而此时与地方汽车代理商合作,无疑是明智之举。

然而易到最大的杀手锏则是背靠乐视所讲出的汽车生态故事。易到所宣称的共享汽车生态是把与出行、车生活相关的一切人和资源都连接起来,既是汽车行业服务的入口,也是广告流量变现的平台。理想很美好,但目前似乎未有显著的成绩。唯一亮眼的是和乐视共同开发的无人汽车。

前不久刚刚落幕的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易到与乐视共同推出了可供现场观众体验的自动驾驶汽车。对于网约车细则,推自动驾驶汽车无疑是好办法,因为这不仅能规避司机户籍问题,同时能够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及提高车辆使用效率。然而在各种不成熟的条件下,当下的无人汽车只是自嗨而已,易到的无人汽车也恐怕八字还没一撇。

神州专车:尴尬的转移

相较于滴滴与易到,政策对B2C为主的神州专车显然是利好,可神州好像并不是很开心。

曾几何时,滴滴与神州专车关于C2C网约车合法的问题相继游说政府,7月28日国家宣布网约车合法消息一经公布,滴滴暂时获胜。10月8日画风一转,政策的风向貌似又吹回神州这边,但神州这时的态度却值得玩味。

神州这样回应:北京上海等地的网约车征求意见稿对神州专车无影响,同时也表示要求本地人才能成为网约车司机,这个政策过于苛刻。这一回应颇有“这事儿和我无关”的意味,同时从中也反映出严苛的细则对神州专车来说也并不是好事。

要解释神州的态度,我们不妨把时间往前推。9月22日,神州优车董事长兼CEO陆正耀宣布,公司正式发布U+开放平台战略,宣布向符合条件的全国车主免费开放流量、技术和品牌资源,并且承诺永不抽成。果然U+平台一出,引得外界一片哗然,因为这意味着曾忠诚于B2B的神州要出轨C2C了。

大概是神州看到C2C网约车合法后作出的战略调整,可没过多久,正当志得意满的神州准备分割C2C的蛋糕时,各地网约车细则向神州开了一个玩笑。已搭建完毕的U+平台还没开始就要结束了,神州只能再次尴尬的转移战场。

U+无疑体现了神州对市场形势的错误判断,这时也就不难理解新政一出,神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开心。可总的来说,神州的境遇没有那么糟糕,除了户籍问题外,从车辆标准到牌照问题,神州专车都契合新政。

10月18日神州优车拟定增100亿元资金用于“神州买卖车”业务,包括门店建设、车辆采购等。神州正在加速出行+电商+汽车金融的全产业链布局,其中汽车电商板块将会在今年重点发力。此前,神州方面曾透漏,未来会引进一家线上资源非常丰富的战略合作伙伴,结合神州优车体系在线下和产业链上的优势,构建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汽车电商平台。

不管滴滴、易到、神州针对网约车新政作出何种调整,网约车市场的重新洗牌将无法阻挡。目前无论是加速联动上下产业链、拥抱新技术开发无人车还是广泛撒网,政策重压下我们对于这一市场只能雾里看花。加之由出租车公司或传统汽车企业转型而来的网约车平台搅局,未来局势越发让人看不懂。

截止记者发稿,北上广深等大部分城市还未落实网约车细则,各网约车平台何去何从还需进一步观望。只是目前为止一切如昨,是否,平静过后是史无前例的大地震?

作者 余德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网约车新政实行前两日,也无风雨也无晴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