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的“票房神话”无异于饮鸩止渴

c8177f3e6709c93d3b79503c973df8dcd0005475

刚看了《但丁密码》,说实话影院的人少之可怜,虽然本身也是一个小厅,但都不到十人。多少有点凄惨。其实,从《达·芬奇密码》开始,畅销书作家丹·布朗的小说改编的系列电影一直被冠以“烧脑”的“美誉”。根据丹·布朗小说《地狱》改编的电影《但丁密码》,延续了《达·芬奇密码》与《天使与魔鬼》的悬疑风格,是系列小说改编电影“兰登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但就是这部影片都如此“凄惨”的观影人数,当然,或许也是和场次有关。这部由导演郎·霍华德、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再次携手的电影的吸引人程度都如此,可想而知,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些所谓的“票房神话”又是如何而来的吧?事实上,国内很多影片的“票房神话”总是伴随着质疑声被不断挖坑。尤其是当掺假的“票房神话”被不断戳穿后,损害的已经不仅仅是票房公信力,还有观众对于电影市场的信心。这样的欺诈行为消费的也是观众的耐心。

据悉,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日前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其中,针对社会上普遍反映法律对虚报瞒报票房打击力度不够,草案作出了回应,进一步加大了处罚力度。根据草案,虚报瞒报票房的,将对其采取按倍计罚,情节特别严重的,将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许可证。不知道这会不会产生一定的震慑力。

好莱坞大片都观者寥寥,我们的一些国产片,上映短短几天就斩获数亿元票房,一些影院半夜场次部分座位被齐刷刷地买走,部分场次票价明显高于正常价格,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市场上却是屡禁不止。据估计,过去几年全国电影票房至少有10%被“偷走”了。在票房飞速增长、产业空前繁荣的背后,买票房、偷票房等乱象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建立起规范化、法制化、长效化的监管机制,已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管理的当务之急。当票房造假不断出现,进而带来一种虚假的“繁荣”之后,其实损害的是市场的公信力,以及人们的厌倦。如果这种现象不断地被注水的话,那么市场将渐渐失去自己的观众,这或许才是最大的悲哀。

本来,在技术化日益成熟的今天,造假的可能应该更容易被识别和规范。但显然我们过分自信技术的识别力了。当然,当一种识别被更多“技巧”包围之后,技术本身的识别能力显然就会大打折扣了,再加上人为的参与“造假”,一些所谓的鲜亮的数据也就很好理解了。在百亿票房的繁荣之下,很多电影票房数据与片方对外宣称的并不符合,票房注水似乎已成为电影宣传的神器。出品方希望能够有一个鲜亮的数据来带动“吃瓜”群众的跟风观影,尤其是在造势和宣传方面可以长脸,于是造假之风盛行,一次次的靠着所谓的数据打造所谓的神话,结果无异于饮鸩止渴,自己葬送了自己的声誉,令人嗤之以鼻。

目前看来,现在票房造假的伎俩无非就是那么几种:一是把已经作废的电影票当作入场凭证,一张废票可以多次利用,每利用一次,就是偷一次票房,不断地累计,产生叠加效果;二是明明去看A电影,影院却给你一张B电影的票,拿着B电影的票你可以去看A电影,但这样一来,票款却算到了B电影头上,这更是一种恶劣的行为,是赤裸裸地攫取数据量;三是包场让员工免费看电影,出售团体票、会员票,影院往往不走票,只发放进场标识。这时候票房可能就被影院加到了任意一部他想加入的电影,或者成为影院不公开的收入。

有媒体报道说,造假最严重的首日、首周票房数字平均注水率达50%以上。有一个好的“票房”,制片方和演职人员都有面子,在未来能更便利地吸引投资和观众;对于投资方、院线来说,可利用从众心理,多拉一些观众入场。市场多了更多的话题,也多了更多的“爆炸性”数据,也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这还是一种欺诈行为,是在消费观众的热情,也是在消匿自己的市场前景。在票房造假上玩手段,将会把电影市场带入歧途。当造假成为一种常态,无疑将会影响到电影制作上的努力,当一部片子进过努力打磨结果出来被人偷了票房,当一部粗制滥造的片子反而有一个不错的票房,是不是对演职人员都是一次打击?对观众更是一种亵渎?这样的市场环境,又如何令人信服?当掺假的“票房神话”一次次被戳穿后,损害的不仅仅是票房公信力,还有观众的心理和尊严。

事实上,中国电影票房的增速已经开始下滑,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少优秀的电影。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票房增长不菲。尤其是随着影院、屏幕数量的增加,再加上在线票务销售平台提供补贴出售电影票,从某种程度上让电影票变得相对便宜不少。一度带来了相当高的票房收入。不过进入到2016年之后,票房增速下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高质量的影片在减少。

我们看到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万达,都开始把自己对影视大市场的关注度瞄向了好莱坞,这其实也在为中国市场积攒力量,引入更多的内容,当然也包括输出更多的内容和文化。只是这个结局会如何,还需要假以时日。王首富说,“中国电影票房将在十年后达到 300 亿美元”,并质疑“最会讲故事的好莱坞怎么变成一个过度重视技术和场面的地方了。是不是好莱坞不太会讲故事了?所以完全靠 IP 的延续,靠场面,靠技术。到中国前几年可以,现在中国人逐渐变得聪明一点了,所以就不太好骗了。所以想分享中国的市场蛋糕,就要会讲故事,好莱坞要重新回到讲故事的轨道上来。”只是如果市场的环境被破坏了,不知道我们是否还有这种底气?

作者:小刀马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注水的“票房神话”无异于饮鸩止渴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