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雾霾笼罩北京上空同时的一个普通周末,一场名为公平视角下的税制改革暨电商税收流失报告发布会的会议在北京召开。而这场会议的主要内容则是站在公平视角的角度下审视关于中国电商的税收流失。
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税收无疑是其平稳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同时也伴随着各种既得利益的暗流,笔者不会从根本上去质疑促进税收政策完善的会议,但从公平审视的角度,笔者觉得有必要对一些隐藏下面的暗流做一些提示,以免国家政策的公器成为一些既得利益群体谋一己之私的话筒,并让普通公众被其华丽的包装所蒙蔽。
既然如此,那一切貌似公平的表态和发言都是皇帝的新衣,没有太大意义,我们还是从报告本身出发,去分析下这份报告是否合理,然后再根据其他蛛丝马迹去贸然并恶意(可以理解为传统法律意义上有失偏颇的有罪推论,当然,中国现在是无罪推论,谁主张谁举证)去猜测下背后可能的动机,当然只是猜测,因为笔者所处的社会层次毕竟还是比较低的。(相信作为一个自从有了选举权后,却放弃这个权利20多年的公民,本身就很难获得更高层次的信息。)
言归正传,我们首先看到该份报告选取的是以阿里巴巴为主体的天猫和淘宝作为抽样对象,由于阿里在电商领域无可争议的地位,我们暂且认为这个非常合理,那我们看下调查数据;天猫由于有着严格的准入标准,所以抽样数据还算漂亮,无条件开发票的比例高达95.73%,不开发票和提供税点开发票的比例仅为4.26%。而中国平均税收流失比例由于没有特别精确的数据,未免偏颇,我在这里不做引入。不过,笔者曾看到一份调查数据显示,税收政策相对严谨的发达国家中,意大利等国家正常税收流失率在30-40%之间,印度、巴西等国家的税收流失率更高达50%;以此作为参照,中国的税收即使做得再好,估计也不会比天猫的4.26%更好了。
当然,天猫的数据不是重点,关键在于淘宝;该报告显示,淘宝平台上抽样不开发票的商家比例高达68.25%,哦,吓死宝宝了,真是万恶的淘宝啊!
但真相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下报告的抽样标准,报告采取的是分七大行业、并划分东、中、西三个区域进行调查,但在其中,我们并看不到抽样样本是否活跃商家、商家的级别(心、钻、皇冠等),这就让人本身会对报告的数据准确性有一些怀疑。以笔者为例,笔者在淘宝的买家信用积分差不多接近1000个,也就是接近三钻的水平,而笔者同样也在淘宝卖过东西,成交过三笔,卖家信用为一心;而笔者卖出去的商品基本都是自己用不到的东西,这部分不说笔者在购买的时候已经缴税,即令笔者想开发票,也没这个资质。估计这也是国家年营业额36万以下小微企业免缴增值税的初衷吧。当然即使要交,按照税收的增值税抵扣原则,也是富富有余。那笔者是否属于这个抽样样本的范围呢?理论上笔者就算只卖三件商品,也可以算淘宝卖家。
SO,也许大家认为笔者只是个案,但根据数据显示,淘宝上95%的商家年营业额在24万以下,而貌似国家调整后的税收政策是36万以下免缴增值税,所以这个比例还会增加。OK,我们也按照非常省事但是也许不准确的抽样数据进行数据累乘,逃税的68.25%的淘宝商家中,有95%的属于免征群体,68.25%*5%=3.4%。也就是说,淘宝商家中需要缴税但产生税收流失的商家比例为3.4%。TMD,笔者都为自己的数学水平点赞。但这种算法也是笔者秉承上文报告的抽样样本数据的算法一脉相承的,但笔者自己都觉得,这么计算太混蛋了。所以,有时候理论就是理论,还要结合实际来,否则大学的财经老师都去股市赚大钱了,谁教书啊!
当然,这个报告后面还有一系列的数据对比、累加、累乘,算的是天花乱坠、头晕眼花,反正笔者是看懵了,貌似只有特别专业的人才可以看懂,不过,最后的数据肯定是惊人并且权威的。但问题是,其计算基础的抽样样本数据就这么多问题,因此衍生的数据我们还能信多少?
也许发布者还会称,其样本均为活跃的,具有代表性的。笔者暂且认同这个说法,但是,通篇报告上百页,关于抽样样本的具体情况能否拉出一个清单让人一目了然?如果最基础的数据都能让我产生这么多怀疑,又何谈其他呢?笔者不禁感叹,原来专家也和我一样是坐家里写个文章就可以空谈误国的。
那么,最后我们回到报告和发布会本身上,这份报告是否有意义,笔者肯定其有,并且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笔者也说过税收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但是,关键在于报告的结论和背后可能隐藏的东西。
首先,拿电商开刀对不对?对!但为什么只有一个阿里巴巴的下属企业在数据调查之?OK,阿里是领先企业,没错。但为什么与会嘉宾里面没有一个阿里巴巴的人?拿人开刀还不给辩解机会么?杀人犯还能找辩护律师呢吧?当然,反而是阿里最大的竞争对手京东的高管位列其中!
第二,拿小微企业开刀对不对,笔者个人意见认为至少不能这么首当其冲的。国家都在扶持小微企业,对于贫困和发展中的人群进行扶持。要知道小微企业才是大型企业的摇篮,是整个经济形态的金字塔塔基。地球都没有了,你们专家还能在太空发报告把外星人喷死不成?
第三,国内还有不少经济上的问题,至少很多国营大中型企业还在生死线上挣扎,这些企业每年亏掉的国家财产比你们报告里面流失的税收要多得多的多。作为一群享受政府高级待遇,被国家拿人民税收养活的群体,应该更多关心你们应该关心的东西,而不是变着法的与底层人民去争一点蝇头小利,甚至为此不惜“丑”样样本调查。
第四,请你们去真正深入下去看看,底层群众是啥生活状态;举个简单例子,某路边卖菜小贩了不得一天流水1000元(如此将将达到36万税收起征点),刨去损耗等,一天净利10%-20%,一年纯收入不过3.6万-7.2万,折合每月不过3000-6000,你们弄个哗众取宠的报告就上百页,发布会就数百人吃吃喝喝欢聚一堂,而且说的还是想在这帮人身上再怎么多征点税,于心何忍?
第五,笔者马上要去找找小学数学老师回炉再造下,奉劝各位一起。各位财经会计界的大咔闭门在自己地盘丢脸不要紧,别名气太大,以后丢到外星球去!
如此寥寥,仅此而已,专家弄个十多万字的报告影影绰绰,笔者也随之发浪陪个一、两千字,权当饕餮!
作者 杨剑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曲解税收政策能否成为既得利益群体的“黑金”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