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大脑交火最强大脑,这可能是史上最难的一次

百度大脑

人机大战由来已久,早在1997年,IBM“深蓝”超级计算机与“棋坛巨无霸”卡斯帕罗夫进行国际象棋对弈,人类以2比3落败,舆论顿时哗然。近日,《最强大脑》第四季于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百度大脑将代表全球人工智能最高水平向《最强大脑》名人堂选手发起挑战,中国版“人机对战”即将拉开战火,这场对弈可能是人工智能史上最难的一次挑战。

回顾过去,史上著名的“人机大战”似乎都围绕着棋类博弈厮杀,均以人类失利告终。1988年,“深思”击败丹麦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拉尔森,今年3月,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以4:1战胜围棋九段高手李世石……在棋类游戏的博弈中,双方比拼运算、记忆、逻辑等能力,机器往往更具优势。凭借着强大的数据库以及算法,机器在开局的时刻就开始布局以后的每一步,分析对手的落子部位,从而控制整个局面的走势。

机器人

此次“人机对战”不再是棋类游戏的搏杀,百度大脑项目设计研发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度”将作为一名特别选手参赛,与“最强大脑”同台PK,在语音、图像方面一决高下。那么,出战《最强大脑》,“百度大脑”需攻克哪些难点呢?

AI弱项对抗人类天赋

2.6亿年前生物开始进化听觉,7亿年前“看”到光,经过了几亿年的进化,人脑中有了一部分专门用来处理语音图像。因此,可以说人类天生就具有视觉、听觉、直觉等能力,比如,在婴儿时期就能通过肉眼识别自己的母亲。与人类的天分相比,人工智能进化出语音、图像的能力也就60年左右。

语音、图像的识别,恰恰是机器人的弱项。对于机器人来说,语音、图像识别是十分不易的。谷歌大脑通过学习一千万张图片,来识别一只猫,这种三岁小孩都能一瞬间完成的事,谷歌大脑用了16 000台计算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大脑处理一张图像信息仅需13毫秒,而对机器来说是后天的能力,人类只需要1s,机器学习每张图片则需要100次才能弥补没有大脑的遗憾。“机器人”只认识0和1,没有听觉和视觉。

一群“神一般”的对手

百度大脑此次不止是与一个天才交战,而是面对一群“神一般”的对手,约战三场。据悉,最强大脑会把过去三季最优秀的语音、图像方面的选手集合在一起,组成最强战队与“百度大脑”现场PK。如“世界记忆大师”李威,曾经为中国首夺世界脑力锦标赛团体冠军,获世界脑力锦标赛十项全能个人总季军,受聘加入“中国超级大脑人才库”;“鬼才之眼”王昱珩更是不可小觑,在中日PK赛扇面识别比赛中,王昱珩主动放弃观察,在第一轮中国队0:1落后的情况下,战胜原口证,为中国队扳回1分;“听音神童”孙亦廷仅凭借气球落地的声音就能判断出坠落的高度……,一旦对战,对机器来说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赢过这些神级天才。

最强大脑

除此之外,语音与图像技术一直是人工智能全球性的技术难题。在国际人脸识别上,有个最为权威的测评——FDDB(Face Detection Data Set and Benchmark),即人脸检测数据集。它是由马萨诸塞大学计算机系维护的一套公开数据库,为来自全世界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标准的人脸检测评测平台,在这项比赛中百度2014、2015连续两年全球第一。此外,在2015年,6000 组人脸识别对比中,百度已经超过谷歌,识别错误率为 0.16%,Google 则为 0.37%。

在AI技术方面,虽然已经有所突破,但还是存在面临着众多困难与挑战,亟待解决。要知道,即便是全球人工智能间最先进的人脸识别比赛,也只停留在人类视觉的初级阶段。传言《最强大脑》此次“绞尽脑计”,规则已达到“骨灰级”变态水准,这不仅仅是对百度大脑的挑战,更是对全球性AI技术的极限挑战。无论输赢,都将刷新“人机对战“的历史,推动全球性人工智能技术更近一步。

作者 深几度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百度大脑交火最强大脑,这可能是史上最难的一次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