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下发了《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预装的第三方应用需可卸载,并禁止私自收集用户信息。《规定》将自明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而在早在去年11月份,工信部官网便开始对《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APP) 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进行公开意见征集,在当时的规定中,有一条就是要求手机厂商和软件商应确保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所有预装软件可卸载,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和应用商店等基本应用无法卸载外,其他软件一律可卸载。
当智能手机做到了如今的快速迭代时期之后,其实工信部这个要求来得有点太晚了,因为现在很多手机厂商已经在这样做了,除了一些基本的应用之外,其他的第三方软件几乎都不怎么装了,更别说可以卸载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手机厂商的产品迭代变得非常迅捷,对于用户体验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涨,就是因为粉丝的喜好来改变自己的产品运营策略,这是市场的选择,以前指望预装软件获得溢价收益不是不可以做,也不是不屑于做,但是相对用户体验以及市场竞争之外,厂商已经越来越重视用户本身,而不仅仅是依托预装软件获得收益,即使有一些预装,也是捆绑着相应的福利,比如送卡,送券之类的体验等等。
此外,当手机拍摄能力越来越强大之后,手机厂商把空间也做得足够大了,64GB、128GB等等都几乎已经成为标配,以前的16GB、32GB已经渐渐地淡出视野,不是没有,只是需求的点不同罢了。当然,工信部下达这个要求,对于用户来说还是值得欢迎的,虽然我们的手机上也经常装一些APP,但是也不希望预装的软件长期霸占着自己本来就越来越捉襟见肘的手机内存,更何况,有一些APP几乎从来不用,能卸载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其实,相对于第三方预装软件的可以卸载之外,对应用软件计费、收费行为的管理,杜绝不明扣费才是关键,尤其是盗流量的情况更应该被坚决杜绝。此外,《规定》指出,未经明示且经用户同意,不得实施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开启应用软件、捆绑推广其他应用软件等侵害用户合法权益或危害网络安全的行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我们在安装一款应用的时候,总是被要求允许开放这个接受那个允许等等,这其实都是一种无奈,因为你要选择使用一款APP,就得接受人家提出的条件,而这时候,如果出现被“攻击”的话,信息的外泄还是难以最终避免的。
规定之外,更主要的是执行力,以及出现违背的时候如何惩戒,这一点才是能最终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性的保障之一。如果不能切实履行,那么打擦边球的情况出现,用户依旧无所适从。众所周知,一度时间,手机厂商的收益之一就是来自于大量的预装软件给予的费用,这也几乎是业界的共识。不过,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细分市场的争夺越来越犀利之后,包括苹果、三星等厂商都难以确保自己的产品得到最大限度的攻城拔寨,对于更多的国产手机厂商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加大对用户需求的了解以及理解,不断地满足用户的最大的渴望已经成为手机厂商突围的方向。在这方面,我们看到手机厂商不断地增加拍摄能力、美颜能力、自拍能力等等都是为了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
而不是借助于第三方软件的能力,这已经是一种突围的策略,以及对于自身产品能力的追逐,这是长远的方式,而依托预装第三方软件也基本是杀鸡取卵的模式,已经逐渐淡出了竞争的序列,如今工信部在明文规定之后,以后用户的选择将更加宽泛,对于第三方开发者来说,靠产品说话才是最关键的,不是预装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了。
-----------------------------
作者:小刀马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工信部要求手机预装软件可卸载,来得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