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信函外泄遭爆炒 有人要拖政府下水?

2月17日起,坊间开始流传一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往银监会、证监会、工商总局等的函件,认为京东金融产品“白拿”涉嫌误导欺诈,涉嫌承销未经核准擅自公开发行证券,涉嫌商品交易误导宣传等,措辞较为严厉。

吊诡之处在于,函件并非正式发布的公告,京东金融也在其后否认了收到过这么一份文件,函件内也并没有对“白拿”做最终定性,仅是指其涉嫌,但这样一份尚未形成定论的正常内部监管信件,却在公开的社交网络上被传播出来,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政府监管一般来说只是解决问题,并不会介入企业的具体竞争事宜,但如果有人拿一份普通人拿不到的内部监管信件来达到恶意竞争的目的,强行把监管方也牵扯进来,这事情就非常有意思了。

京东金融“白拿”的产品逻辑并不复杂,用户希望得到京东销售的一款商品时,可以不必为此付出货款,仅需购买相应的理财产品即可将商品拿走,相当于将理财收益前置给用户。支持整个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的是创新,监管方也为创新划出了一定的容忍边界,如果一项创新被证明是有效的,那当然是很好,但如果一项创新有争议,停掉就好了,行业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证实和证伪中螺旋式上升的,这都是正常程序。

“白拿”频道事实上在今年1月份就已关闭,监管方应该是与京东金融进行接触后,由京东金融根据监管意愿对“白拿”产品进行产品机制调整,以符合监管要求。一般来说,对这类来自互联网的创新事物,监管方在发现问题后都会进行沟通,当事方只要积极配合进行调整就没问题,绝不会出现事前沟通事后曝光的情况。

这类产业发展的具体细节要是每一件都捅到网上,那整个产业就别发展了,创新会出现步履维艰的状况。当初“白条”出现的时候也是步步惊心,指责其违规的言论随处可见,但时间证明“白条”已成为京东金融的明星产品,在监管上没有问题。更何况,京东金融“白拿”的产品描述写得很清楚,与误导用户和欺诈还是有本质区别的,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出现违约,不涉及构成风险且造成严重后果的问题。这封信在这个节点上蹊跷出现,实在令人不解。

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看当事企业的主观意愿为何,有没有蓄意去避重就轻,阳奉阴违。有些企业明知道一个产品投放市场上后会产生严重后果,却还要执意推进,指望在获得用户支持后造成既成事实,把难题扔出去,并且为正常监管设置重重障碍。有些企业则只想着在规则框架内做有益创新,一旦创新出了边界,会与监管部门好好沟通积极配合进行再调整。这两种做事情的态度是迥然不同的,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京东金融不是个会违规的企业,从没听说京东金融会与监管方展开博弈,更多时候是配合与积极响应,而这是由其主观意愿所决定的。京东金融每个产品上线之前都会经过业务,政府事务,法务,风控,战略等几个部门的严格审核与评估,大家都认为没问题了再发布。并不是说这就完全没问题了,但只要发现问题就积极解决问题,这也是京东金融一贯的态度。但在这封经非法途径泄露出来的内部监管信件的影响下,京东金融的企业商誉受到了相当严重的损害,且不知道向谁去讨说法。

从泄露出来的这封函件上可以看到,就是一封普通的公文,总共只有几百字,来自于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是一份跨部门的协商文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认为“白拿”产品有些地方可能存在违规嫌疑 ,请求银监会、证监会、工商总局、北京整治办及广东整治办对这些涉嫌行为进行判断和界定,并拿出相应处理意见,截止时间为2月4日。而这份文件本身,并没有对“白拿”做出明确定性。

从信件中可以看到,各部门和地方最终定性及拿出处理意见的时间在2月4日之前,距离这封信泄露还有13天。最终的定性及处理也许早已做完,“白拿”产品也在1月份下线,这一章也许早就翻过去了。但在这份信件在社交网络上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是不管这些的,受众得到的强烈信息是京东金融出事了,事实在传播过程中被扭曲了,很多细节也被有意忽略了。这封信本身,已实质上成为打击京东金融的一记闷锤,失去了本该有的作用。

政府文件泄露这种事情在世界各国都有,事实证明也无法完全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但有个可怕的倾向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那就是文件泄露被引入产业竞争领域,政府被动地被拖入企业竞争泥潭而不可自拔,那将是秩序崩溃的开始,也意味着文明的终结。任何敢于这么做的,乃至于敢于这么想的企业,必须要坚决予以严厉打击,打到他们不敢把手伸向政府,更不敢动起消费政府的心思,别管他们希望竞争对手崩溃的意愿有多强烈。

作者 葛甲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