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共享充电宝是条死路?

共享充电宝

1、9天内3亿美金投入共享充电宝这个行业,我认为资本不是疯子。很大的一个可能性,是因为充电宝的商业模型测算,显示这个生意能够快速回收投资。

这个事情很有的说,它给投资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无论市场最后怎么样,在资本红利期以前,一定可以回收投资本金。这是炒股常用的思维,要么赚钱,要么赚股份,最后不论公司怎么走,这个局值得做。

2、但要纠正一个概念,跟共享单车一样,所谓的共享充电宝,也不是类似Uber、Airbnb这样的原生共享生意。它的实质,就是个充电宝租赁生意。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很重要,形态有差别,市场的估值,肯定不一样。原生的共享生意,是通过互联网组织闲散资源和生产力对接,租赁生意,最后比的是资本投入和出租效率。

3、现在研究的文章,把充电宝分了三类。但,无论是桌面式、小机柜式、大机柜式充电宝,本质上没区别,只是布置的场景不同。有场景,才能植入充电宝——这个背后可以说到的就很多。最显而易见的是,用户不是为了充电来这里,而是来这里顺便充电。

说一千道一万,有主营服务,充电宝在这些场景里,就是附加服务。一个场景出现主营和附加两种服务,那它就会面临更多的资源错配可能。对商家来说,不管你主营服务也好附加服务也好,在我眼里,服务就分两种,赚钱的和不赚钱的。不赚钱的服务也有它的价值,用更互联网的说法,叫做赚用户口碑、引流。

举个例子,A咖啡店桌面上摆花钱充电宝,B咖啡店为了竞争,就给客户提供免费的充电插座,用户喝哪儿的咖啡都是喝,但B咖啡店打个招牌说我这里充电不要钱,A咖啡店这场景还布置得下去吗? 这个概念,就是互联网这帮人原来提出来的『免费模式』:羊毛出在猪身上,狗买单。天天搞互联网模式,搞到充电宝这里,把祖宗忘了。

4、另外一种说法是,共享充电宝市场,最终的形态是,可能谁也吃不了谁,多家共存。我还是举个手,反对。这个说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欺骗投资人。

上面说了,租赁生意,最后比的是资本投入力度和出租效率。资本投入,决定的是什么呢——先是扩张速度,然后是布局密度,谁钱多谁说了算。但出租效率,是个不受资本投入控制的变量——拿投资人钱用充电宝满世界得瑟,但哪些场景用的人多,哪些场景用的人少,这个是场景本身决定了。问题来了,你的出租效率低,充电宝摆在这里,还要给渠道交保护费,你继续摆还是不摆?渠道的费用是固定成本,没效果没出租效率的场景,必然会筛掉一大部分充电宝。

而且这个出租效率还真就是个纯变量:服务的好坏,决定了这个场景的出租效率未来走势,再加一个,手机行业的升级——那你做充电宝的是在跟苹果三星索尼小米竞争电池容量和充电速度了,你觉得你一个做充电宝的比这些公司都牛逼?

5、上面说了两件事,其实是在说,共享充电宝的竞争对手是谁?一、服务业,二、手机业。但这个行业其实还面临很深的水。中国打着共享旗号的几个公司,本质都是租赁。那既然是租赁生意,一定会面临两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一、租售比,二、便携性。

这两个概念不是跟共享企业说的,而是跟用户说的。滴滴打车为什么能做起来,第一,租售比太低。用户买一辆车的成本和打一次车的成本,是天壤之别,这个租售比足够低,所以用户可以不买车选择继续打车。第二,便携性,而且这个比前者重要性更高。因为开车在大城市最大的问题,是停车难,滴滴打车把汽车的便携问题解决了——你不用找停车场,到目的地就走人。这两个需求的叠加,才导致了滴滴的爆发。那同样用这个逻辑去看共享单车,也是一样。杭州市政府最早做这件事,把公交车站都铺满了有桩自行车,支付用公交卡,但其实也没多少人用,因为你还车必须在公交车站的桩子上,骑不回家。摩拜OFO一来,这件事情立刻火了,因为我骑到哪儿算哪儿,该扔哪儿扔哪儿,人解放了。那回头在看充电宝,我不能说这两个原因致命,但它们在逻辑上,不支持共享充电宝这个事儿做起来。

小米把10000毫安的充电宝做到99块钱,巴掌大,如果经常有充电需求的人还不愿意带,还愿意去扫码用充电宝1块钱1次,充99次的钱就够买一个新的,那我觉得这个事儿,起码在逻辑上,是比较荒谬的。

6、今天我办公室的小姑娘,还跟我说了个事情:她手机没电了,看见有共享充电宝可用,结果要求扫码——人家都没电了,你还要求人家扫码,那我就真想问问,你这是几个意思啊大哥?

作者 强说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为什么共享充电宝是条死路?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