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关部门的调解之下,菜鸟和顺丰互怼的事情算是暂时和解了。不过老冀认为,矛盾并没有解决,双方未来还是会有一战。
能够对市值高达3000亿美金的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鸟说不,顺丰的胆子够大的。其实,即使双方真的打起来,对顺丰的影响也不是那么大。要知道,菜鸟主要承接淘宝天猫阿里系电商的物流业务,而顺丰的主要业务却来自非电商物流。因此,虽然5月31日双方打起来的时候顺丰控股(SZ:002352)的股价下跌了4%,而在随后几个交易日又逐渐涨了回来。
那么,双方到底为什么打起来?说起来也很简单,菜鸟希望拿到顺丰的数据,而顺丰现在不太愿意给了——凭什么我辛辛苦苦卖苦力赚到的本钱,要免费给你用?在老冀看来,这恐怕也是线下巨头第一次对线上的流量巨头勇敢说不:你要我的数据,也得向我开放数据;你想要“互联网+”,我还要“+互联网”呢。
老冀在想:这是否意味着“流量模式”的终结?
互联网发展这么多年,过去我们看到的情景,基本上都是线上的互联网巨头利用他们的流量优势横扫一切,他们所到之处,线下的企业要么被收编,要么被灭掉。
某电商依靠网上开店的大量店主聚集了巨大的流量,线下的零售店则大量倒闭,或者被其收编;某门户网站通过免费模式吸引了大批的读者和流量,然后把传统媒体的广告客户和投放资源全部卷走……
有了用户和流量,互联网巨头们无往而不胜,所向披靡,传统企业只有挨打的份。可是,又有什么办法?谁让过去你的商业模式过于简单,抓不住用户和流量呢?举个PC行业的例子,作为一家PC厂商,你过去需要通过好几层的经销商才能把PC卖给个人消费者,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这些消费者到底在哪儿,不挨打才怪呢。
如今,形势正在发生变化。当整个社会都被互联网改造了之后,所有的公司,无论它是线上公司还是线下公司,其实都是互联网公司,都是数据公司。
还是以顺丰为例。用过顺丰的人都知道,现在要用顺丰发个快件,你只需要打开顺丰的微信公众号点击几下就搞定了,整个物流过程你都能够监控,而且异常精确。老冀前几天就在小米网买了点东西,当时顺丰的微信公众号告诉老冀第二天早上10点30分送到家里,老冀还半信半疑。结果,第二天早上10点25分,快递小哥就来敲门了。
当顺丰被数据武装起来之后,在物流这个领域,它反而比线上的互联网巨头更有优势。通过数据,顺丰就能够将过去苦哈哈建立起来的仓库、买的货运飞机、招的几十万快递小哥更有效率地组织起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品牌。而这些数据,还能够通过业务的延伸(例如顺丰优选等生鲜电商),进行多次变现。
而菜鸟乃至阿里巴巴呢?他们当然有着最多的线上流量和数据,但是如果缺少了线下的资源,还是无法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使用体验。虽然如今菜鸟能够整合“四通一达”这些物流公司的数据,但是在高端用户方面还是有不小的缺憾:虽然天猫淘宝平台上选顺丰快递大多需要单独付费,但是仍然有不少用户愿意花这个钱。从顺丰的财报上可以看到,顺丰的客单价比起很多电商快递专业户可是要高出一倍不止。
这就好比打仗,过去线上的流量巨头们有空军,没有的线下巨头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如今,当线下巨头用地对空导弹武装起来之后,积累多年的坦克部队的强大威力也就能够发挥出来了。而那些线上的流量巨头,还是只有强大的空军,陆军仍然孱弱如旧,这个仗谁赢谁输还真就不好说了。
前不久在菜鸟联盟大会上,马云大手一挥,对着台下的众多快递物流公司大佬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对今天绝大部分的快递物流公司的能力和对未来的投入表示担忧,但有一点肯定我直截了当地讲,不管同不同意,这至少一半的人,十年以后不会在这里了,这就是残酷的未来。”
确实,未来挺残酷的,这些前去开会的物流公司,确实十年后大部分都不在了,因为它们应该都被菜鸟收购了。不过,没有去开会的顺丰们十年后应该还会在,而且还会越活越好。
作者 冀勇庆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顺丰怒拒阿里 线下巨头起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