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还没有研发出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Uber却已经成了一家“无人驾驶”公司了。今天,Uber创始人兼CEO查尔韦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宣布无限期休假。此前,包括总裁、首席商务官、公关总监、财务主管、自动驾驶部门主管、工程高级副总裁、人工智能实验室主管、地图部门副总裁、全球汽车项目副总裁、亚洲业务总裁和产品及增长副总裁在内的十多位高管已经先后离职。
卡兰尼克的离开是自愿的,由于他拥有Uber绝大多数的投票权,如果他自己不作出决定,董事会其实是没办法通过投票赶走他的。卡拉尼克的离开又是被迫的,今年从美国发起的“删除Uber”运动已经愈演愈烈,加上此前大量高管离职,如果这个时候他不离开,恐怕Uber就要崩盘了。
消费者为什么要发起“删除Uber”运动?还不是因为Uber一系列的动作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反感,包括持续多年的办公室性骚扰、印度女乘客被司机强奸、旗下自动驾驶部门涉嫌偷窃谷歌的机密资料、发生恐怖袭击的时候却加价……所有这些,都让消费者质疑:Uber还是一家有底线的公司吗?
卡兰尼克之所以对这些行为熟视无睹,是因为他认为Uber必须坚持“冠军思维”:为了赢,他可以放任手下便宜行事。过去的卡兰尼克也是这么做的,他是互联网行业有名的“坏小子”:在创办Uber之前,他先是从UCLA退学创业,创立了可以交换音乐和电影的流媒体下载服务网站Sour,因违反《版权法》而被多家音乐巨头联合起诉并索赔2500亿美元的巨款,最终只能破产了事。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创始人的价值观往往决定了公司的价值观。卡兰尼克创办的Uber,恰恰就是这样的创业公司:它锋芒毕露、咄咄逼人;它每进入一座新城市,几乎都会与当地政府、监管部门、出租车司机发生激烈冲突;它很少妥协,也根本不懂得妥协。Uber在韩国首尔被禁,卡兰尼克公开嘲笑“首尔市政府还生活在过去”;Uber在美国堪萨斯城被禁,卡兰尼克谴责当地政府的政策是“反科技”。
在中国,晚到的Uber推出了本地化的人民优步,以高额的补贴拉拢私家车司机和消费者,硬是虎口夺食,从滴滴手中抢到了将近20%的市场份额。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中,双方的竞争手段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不过,就在Uber与滴滴的战争进入白热化的时候,狡猾的卡兰尼克却在没有通知Uber中国管理层的情况下,悄悄与滴滴媾和,从而拿到了17.7%的滴滴权益。Uber从中国扬长而去之后,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了严厉的监管政策,滴滴最终拿到的只是一地鸡毛。
其实,像Uber那样奉行狼性文化的中国公司也并不少。由此,在过去这些年,我们在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都见识了太多激烈的商战,很多竞争手段甚至已经突破了底线。
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价值观的严重扭曲:既然为了胜利可以不择手段,那么为了往上爬同样也可以不择手段,最终做任何事情都可以不择手段。当然,他们可以说自己是为了一个伟大的使命,是为了造福全人类;不过,两百多年前罗兰夫人就曾经说过一句名言:“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当手段超出底线之后,所谓伟大的成功也就打了折扣。
在美国,“头狼”卡兰尼克最终被放逐,他率领的“狼群”也四散而去;在中国,那些仍然狼性十足的公司,他们最终的命运又将如何?
作者 老冀说科技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从Uber创始人被放逐看狼性文化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