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与华为数据之争,请注意用户信息安全的边界

近日报道指腾讯与华为就读取微信用户的信息展开了一场交锋,从目前来看双方都显示出克制,不过这显示出各企业的数据之争已展开,未来各方将会进行更激烈的竞争。

腾讯华为

手机企业对互联网企业的挑战,由小米开始。2010年雷军创立小米的时候,本希望通过做MIUI系统、米聊等软件在互联网市场有所作为,2011年其开始进入手机市场,却不料就此成为国产手机品牌一强。

在手机市场获得成功后,依靠手机带来的大量用户,反过来帮助它在互联网市场取得成功,目前其在应用分发、浏览器、安全等领域都取得了不少市场份额,特别是在应用分发领域已与腾讯、百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2015年小米的互联网业务收入近40亿元,2016年其给应用开发者分成同比增长100%以此推算去年的互联网业务收入估计接近80亿元,这个收入与360的互联网业务收入接近。另外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领军者苹果,其互联网服务收入达到278亿美元,超过Facebook的收入,位居美国财富百强榜第97位。

这一切无不鼓舞着其他国产手机品牌希望进军互联网市场,希望从互联网市场掘金。华为为国产第一大手机品牌,其2016年的手机业务估计利润在10亿美元左右,净利润不到4%,互联网业务丰厚的利润自然吸引它进入该市场。

华为手机在国内市场累积的用户数相当庞大,其也如小米一样开发了自己的手机系统EMUI,不过在互联网服务方面发展较小米稍为落后,当然希望奋起直追,去年推出的荣耀magic可以依据用户的微信聊天等信息推荐相应的服务,就是对互联网服务的试探。

这自然引发了腾讯的不满,腾讯与阿里巴巴是当前国内的两大互联网巨头,其所拥有的庞大QQ用户和微信用户是它发展其他互联网业务的基础,也是它最为重要的资产。

不过华为与腾讯之争,笔者认为更值得思考的是用户的信息安全。诚然如华为所说,用户的微信信息为用户自己所拥有,已获得用户的授权,不过这些信息涉及到用户的隐私,如此做是否合适呢?

在此之前,国内另一家手机企业曾在用户的信息上植入广告,引发用户的恐慌,可见国内的用户已开始逐渐认识到信息安全问题,鉴于这种压力最终该手机企业取消了在用户信息上植入广告。

此次腾讯与华为之争同样涉及到用户的信息安全和隐私问题,笔者认为企业应该更审慎处理,毕竟多数用户并不理解这种问题的严重性,但是一旦出现问题的时候用户反应过来对企业带来的却未必是利好消息。

作者 柏铭007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腾讯与华为数据之争,请注意用户信息安全的边界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