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移动2017中期业绩,亮点背后的隐忧

今天中午,中国移动发布2017年中期报告。从数字上看,中国移动再次成为业界翘楚,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1.从收入、利润以及增长率来看,中国移动保持了增长势头:

2017上半年,中国移动营收388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净利润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尽管与前些年相比增长依旧乏力,但在提速降费的大环境下,能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实属不易。

2.从用户发展情况来看,两大领域均保持领先:

移动电话客户净增1761万户,总数达到8.67亿户;

有线宽带客户净增1542万户,总数达到9304万户;

2016年以来,自从高调宣布进军有线宽带市场以来,中国移动一路高歌猛进,很快就超越了中国联通坐上了宽带市场的第二把交椅。与此同时,在移动市场的发展并没有因此减速,还是持续保持行业领先。

3.在收入结构上,中期报告给出的数据也是可圈可点:

无线上网收入达到人民币1877亿元,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超过50%;

宽带收入达到人民币179亿元,同比增加49.8%;

无线上网收入超过半壁江山,成为拉动公司经营业绩的第一动力。同时,宽带业务规模持续增长,或将成为另一个重要的收入增长极。

上面3点主要是报告中的亮点,也是全体中国移动员工辛苦奋斗的成果。但需要关注的是,作为行业领军运营商,中国移动的业绩也并非无可挑剔。面向未来,这头大象能否继续领跑行业、能否闯出运营商的发展方向、能否让客户、员工、股东以及所有利益相关方都满意依旧充满变数。

1.收入的结构性风险依然存在

运营商的业务从本质上来看依然是通道类为主,无论是过去的电话还是现在的流量。相对单一的业务形态必然导致相对简单的收入结构,因此结构性风险就始终存在。

曾经的话音和短彩信造就了中国移动的黄金十年,但OTT的势如破竹对这两个传统金牛型几乎是摧枯拉朽,造成“致命”伤害。如果没有无线上网业务来弥补,很难想象中国移动现在的业绩会是什么样。

同样的道理,如今的无线上网看起来风生水起,会不会遭遇当年的滑铁卢战役?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三家运营商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从计量时代到计户时代,衡量流量的业务单位从MB到GB再到现在的不限量,流量业务的价值呈现持续下滑趋势,竞争格局的变化也在加速价格弹性的释放。现在的无线上网收入保持增长还是主要依靠客户规模,而这种增长是可以看到天花板的。从趋势上看,量收剪刀差不断拉大且收入增速也在不断降低。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新的收入增长点尚未培育成型,未来会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减收依然难讲。

2.有线宽带业务或将遭遇能力瓶颈

从客户发展和收入指标上看,中国移动的有线宽带发展可以说顺风顺水。在规模发展期,很多矛盾和问题是无法暴露出来的,比如在端到端用户感知保障、客户侧的安装维护、网络资源的科学规划和有效覆盖、内容分发网络的建设等。

举一个例子,有线宽带的安装维护就有很多具体的问题:老小区的最后一公里接入能否搞定?安装维护人员对于网络资源情况的掌握是否到位?客户投诉的受理以及现场维护是否有保障?别看这些问题小,但在业务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存在降低客户满意度的可能,而一旦在客户心中形成“移动宽带不行”的印象,想要改观需要耗费大量成本。

另外,宽带业务发展对于内容资源的引入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在保障IDC业务收入的前提下有效引入优质内容资源着实考验经营者的智慧。同时,在内容资源的运营与管理方面,中国移动也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些都是经营好有线宽带业务的重要保障。

3.数字化转型进展并不顺利

传统业务加速下滑,流量收入增速放缓,在产业环境并不太好的大背景下,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都在谋求“数字化转型”的新方向。万物互联、专业化运营、资本运作成为中国移动的三大抓手。

然而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无论产品、服务还是商业模式创新,近年来中国移动的成功案例实在乏善可陈,高投入驱动的高速发展模式基本没变。如何在做大连接规模之后,继续做强连接应用、做优连接服务仍然没有明确的目标、路径和举措。

除此之外,政企市场、家庭市场上依然存在大量的竞争导向行为,缺乏“拳头型”产品以及差异化服务,价格战依旧是最有效的竞争手段,低质化、低值化现象还大量存在,看收入不看利润的项目还有很多,专业市场、垂直领域的盈利能力尚显不足。

时间走到2017年下半年,机遇和挑战并存,困难和希望同在。面向未来,中国移动能否突出重围,为全球运营商提供一个可靠的转型样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早日看到答案。

作者 顾嘉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解读中国移动2017中期业绩,亮点背后的隐忧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