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光标也有个技术梦?靠谱吗?

 

蓝色光标最近比较火,一家靠公关传播服务企业客户的公司有向着用户公司大步迈进的倾向,已经搞到拥有很大用户知名度的程度了。3月28号,蓝色光标跟拉卡拉共同做了一件事,成立了大数据研究院“昆仑堂”,共同从硅谷和高校等地招揽一些科研资源和研发人才,通过云计算、智能算法、服务机器人、区块链等技术,把自己丰富的数据源整合起来,在打造出来的智慧经营平台上加以应用。一看到“昆仑堂”,就让人想起了“达摩院”,但是服务基因甚于技术基因的蓝色光标也要大笔投入数据科技研发,这到底是营销的噱头,还是真想干点事?不免让人先打个问号。

 

媒体环境及技术发展倒逼变革

在过去,蓝色光标一直是以提供公关营销传播服务著称,所服务的客户包括国内外的领军品牌,上市之后不断通过“买买买”建立了自己的护城河,年营收也从不到5个亿涨到如今的150多亿,这种发展速度以及体量在本土营销企业中确实找不到第二家。

 

然而随着媒体环境的巨变和技术的快速进步,很多小公司、甚至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公司,埃森哲、德勤这类咨询公司也在源源不断地涌入这个市场。营销公司传统的经营模式正在经受挑战,客户对旧有的服务方式接受度越来越低,国际4A公司以及蓝标这样的本土公司都在苦苦追寻提升效率之道。

 

作为本土最大的营销传播企业,其实蓝标在2010年上市之后就开始思考向数字化转型的各种可能,这种对行业形势的洞察不可谓不早。过去几年中,蓝标拿出大笔资金进行收购,主要标的为数字营销公司、精准广告公司等,以填补自身在数字化方面的一些短板,并在收购过程中将自己的部分业务进行融合,逐渐实现业务数字化。这些收购的标的中,包括移动广告公司多盟、亿动,全球最大社会化媒体传播公司We Are Very Social等,总数有近百家,这其中既有本土公司也有海外公司,其转型心态之迫切可见一斑。

 

这里面存在的一个发展逻辑是,业务的数字化可以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这一定律在所有行业其实也都成立,只不过有的转型容易,有的转型难一些而已。容易转型的门槛低,遭遇的竞争多,也未必是一件好事;难转型的门槛就高一些了,但转型成功之后的成果还是比较香甜的,设置的竞争壁垒也高。蓝色光标的情况,就属于后者。公关营销属于智力密集+人力密集的行业,有些业务并不是那么容易数字化,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但如果因为难就不去做,未来前景也不会好,因为大形势已经逼上来了。

 

数据化时代的唯一出路

 

这几年,蓝色光标通过不停地投资并购数据技术公司来增加技术基因,并在技术上的研发投入累计近5亿元,孵化出了CRM业务、自媒体智能投放业务、Data+精准用户画像投放等一系列为企业经营顾客赋能的数据科技产品。每年高额的技术投入,大量数字化业务的购买和引进,新业务的孵化与研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导致蓝标这两年虽然整体收入大幅提升但净利却并没有同比增加。这使得蓝标在资本市场上不那么风光,很多人看不懂在公关营销业务上一骑绝尘的蓝标到底要做什么,但这其实也是转型所付出的代价。

 

如今再来看蓝标的布局,目的是通过数据和算法驱动调整业务方向,更为高效率低成本地为客户服务。而这一切的结果就是,蓝标可以用较少的人力,以更智能的方式撬动更大的营收。目前,蓝色光标基于数据科技的业务收入占比已经超过80%,超过20%的创意已经实现由自主研发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完成,智慧经营服务平台已经成形。在新模式下,蓝标将不断通过产品数据优化来提升毛利润空间,6000人有可能会做到500亿甚至1000亿的规模,因为很多业务环节都数字化了,机器代替了人工,所以说蓝标过去所做的布局已接近于进入收获期。

 

此次蓝标与拉卡拉联合开办的这个昆仑堂,算是转型为数据科技公司的进一步升级。其实蓝标的客户资源非常丰富,服务过大批在中国处于最顶尖的企业与机构,这个服务过程自然会沉淀下大量的数据资源,这些数据中有需求,有供给,有对未来趋势的启示,也有对过往经验的总结,在商业活动中善加利用这些数据资源,是蓝标非常想做的事情。而在当下,对数据利用最充分、最有效率的方式,还是要通过技术与算法来驱动,于是昆仑堂成立了。如果说过去四年是蓝标的数字化时代,未来几年必将是蓝标的数据化时代。

 

在各种基于数据和算法模型集成的智慧经营平台上,客户可以自主采购,自助下单,然后由机器进行自动执行,最终由机器反馈结果,快速、准确、高效、低成本,这对于蓝标来说才是最终出路。而与此同时,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也意味着蓝标的未来将不再是一家2B公司,或许会向着2B2C进行渗透,与普通用户进行接触,甚至衍生出自己的C端业务。在技术平台的助力下,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蓝标最终从一家专注服务的公司,转向横跨B端和C端的数据技术公司,是一个可见的前景。因为客户的需求可以快速完成,结果可量化,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了,这就是客户对未来营销行业的最本质要求。

 

蓝标和拉卡拉未来几年准备共同投入20亿元来做大数据研究院,将大量的创新技术成果应用到智慧经营平台上去。与此同时,蓝标的现有业务还得继续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这个转型过程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也被蓝标董事长赵文权称之为在高速飞行中更换引擎,但不如此则无法抓住未来,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即便再难,外界的质疑声音再大都要坚定做下去,因为这关系到生死存亡。不管怎么说,蓝标为今天的冲刺也提前准备了好多年,在一些物质条件上还是较为充分的,且方向得当。毕竟,能够看到远处的危机就已不是件容易的事,面对未来的挑战还能挺身而上,积极通过转型升级业务模式去化解它,这就是一件更为值得鼓励的事情了。

 

时代在快速变化,如果说蓝标不早破局转型,糟糕日子肯定会在三五年后到来,到时候再转型不仅很被动,所要付出的成本也要大得多。很多公司正是对于未来变局缺乏提前预判,就此衰落下去。蓝标当前先苦着自己,把好日子放到以后再过的做法,或许就是转型数据科技公司的根本原因,事实上这也是蓝标一次夯实基础的下蹲,然后通过数据和算法驱动快速起跳,并跳出一个新的发展空间。能不能最终成功另说,但至少蓝标已经将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作者 葛甲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