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的社交战场,观影社交能从垂直领域突围么?

社交网络自web 2.0时代开始之后就已挺立潮头十几年,最多的用户量、最长的停留时间,最丰富的盈利模式,在成就了Facebook、腾讯等市值数千亿美元巨头的同时,也成就了陌陌、脉脉等数不胜数的独角兽。小米做了米聊、网易做了易信、阿里做了来往,头条做了多闪、锤子做了聊天宝、王欣做了马桶MT……,几乎每一个互联网企业无论大小,都有一颗做社交的雄心。但在平台型社交网络大局已定的局面下,能够如愿冲顶的却少之又少。

社交这个领域,新入者是不是就没有崛起机会了呢?酷鹅用户研究院曾做过一次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对于95后而言,内容即是社交。95后在内容社交应用的使用上有着更高的偏好,使用过程中更多关注兴趣话题,获取垂直领域内容,同时,由优质内容带动个体关注的社交需求也更为明显。

 

从此图可以看出,用内容来驱动社交的崛起者,并不在少数,比如知乎、豆瓣、微博等,这也给社交领域的后入者,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而就在近期,移动电影院宣布发布了移动电影院V2.0版,并提出了“观影社交化”的概念,有市场观点认为,观影社交可以说是内容型社交的一个细分领域,其模式值得研究。

 

 

观影社交的内在需求与潜力

 

不管是平台社交也好,垂直社交也好,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要有将人聚在一起的条件,如内容、兴趣、工具等。对于移动电影院来说,片源就是其内容,用户对影片共同的兴趣就是社交网络的联结纽带。移动电影院发布一年以来,总观影人次达到了200万,票房约5000万,在满足观众对类型影片的需求以及来自海外华人观影群体的需求方面做出了不错的成绩,首先完成了一个聚众的目标,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这些观众在线上进一步加强交流与互动。

 

一些公开数据能够说明,移动电影院在做观影社交方面前景是巨大的,这款产品面对的大环境相当不错。数据统计,去年我国获得公映许可证的电影有1080部,其中有65%的电影根本没有机会进入影院,进入上映影片中,2/3的电影排片低于1%。与此同时,目前全国2876个县级行政区中,880个仅有1家实体电影院,151个没有实体电影院,我国目前还有70%的人口从没有进过实体电影院,而中国智能手机的拥有量则超过了9亿部。

 

 

电影基础设施分布上的不均衡,并不是短期内能够改善的,但没有进过电影院的用户显然也是有需求的,他们必然会选取符合自身条件的替代解决方案来满足需求,可在手机上播放的移动电影院就成为其中的一个最优选。

 

移动电影院CEO高群耀举了一个例子,年初,移动电影院在“电影之都”青岛时间了一次分区放映,由于移动电影院打破了观影空间和院线排片受限的壁垒,因此,多部电影在这次分区放映中取得了极大的增量。例如,豆瓣高评分线下低排片的电影《四个春天》,在青岛专区上映之后,观影人数超过了实体院线同期的3倍;而当红电影《大侦探洛桑》,在青岛专区的观影人数超越同期实体院线近10倍;恐怖片《梦境之源》同期在实体院线仅售出40张票,但在青岛专区上却有9.2万张票售出,相比线下,数据表现惊人。在整个活动期间,移动电影院分区放映为青岛市整体提升了近50%的观影人次。

 

从青岛分区放映的实践可见,把手机变成电影放映机,由“千人一影一幕”转换为“千人千影千幕”,对当地观影人次的提升效果显著。如果移动电影院能够满足这一部分用户呈空白状态的需求的话,组织他们在网上围绕观影为主题开展社交,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真正以兴趣为驱动力的垂直社交网络

 

V2.0版的移动电影院加入了VR功能,将VR一体机与移动电影院的账号绑定,就能享受到移动巨幕体验,也可以通智能手机配合VR眼镜实现移动3D效果。但这一版增加的其他功能更值得关注,那就是“约亲友”、“约影迷”、“专场”和“首映礼”等这四大功能。旧版移动电影院主要是进行电影的单次播放,新版的应用则从机制上鼓励观众成群结伴去观影,这个伴儿可以是亲朋好友,也可以是共同对这部电影感兴趣的陌生人,某位明星的粉丝等等。双人观影模式更适合于情侣和密友,而百人和千人观影模式则适合企业专场,粉丝后援会专场等。为了尽可能缩小与线下影院在体验上的差距,移动电影院提供了2K画质的纯正观影体验。

 

 

产品设计做成这样,移动电影院除了能够作为电影的分发出口发挥作用外,观影社交自然而然也就成型了。当前的社交网络市场已经饱和,不过细分和垂直还存在一定机会,关键要看引领社交的驱动引擎是什么。观影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消费,而文化消费的用户群体层次相对来说是不低的,这里面蕴含着相当大的商机。一群人因为一个共同的兴趣而联结起来,进而形成社交氛围,是社交网络的一种最理想状态。除了因实用功能而连接起来的平台型社交工具如微信外,在细分领域我们看到了很多因兴趣而联结的社交工具,但兴趣的维度过于单一,这其中最常见的是直接情感交流(yue pao)如陌陌、或是信息传播如微博、再要么是工作实用为主的脉脉等,通过电影来做社交的工具,目前也只有移动电影院这一款产品而已。

 

持久健康的网络社交应以兴趣为中心

 

那么观影社交是否有生命力呢?没人做过的事情不等于蓝海,当然也不能就直接被否定。移动电影院做观影社交的逻辑首先是对的,喜欢同一部电影的人群,首先在兴趣和口味方面有共同点,可以基于此而很顺滑地切入社交。此外,通过观影而认识新朋友,远比从“附近的人”功能里一个个去选要来得实在,郑重,充满安全感。观影社交可不限于陌生人和熟人社交的分野,大家可以是因共同兴趣而结识的陌生人,也可以是因企业专场而结识的本行业或本公司内原本并无联系的人,又或者可以原本是熟人但平时交流较少的亲朋好友等。也许大家硬凑在一起时无话可说,有了电影这个媒介就有了谈资,更有了探寻彼此兴趣和偏好的契机。社交细分领域的这个空白点,是不可以不被重视的。

 

就拿最近在移动电影院上映的《一路疯癫》来说,影片属于爆笑喜剧题材,故事情节非常脑洞,类型清晰,节奏紧凑,尤其适合和朋友一起边看边侃,属于典型的内容型社交场景。试想如果没有伙伴,一个人拿着手机看喜剧,是多么无聊的事情。

 

最近一段时间社交网络其实遭遇很大麻烦,色情、诈骗等内容的管控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今年4月探探、音遇等陌生交友软件被下架,微信关闭漂流瓶功能,更有多款交友软件被彻底封杀。这预示着,传统的以荷尔蒙冲动为基本卖点的社交网络已越来越做不下去了,社交网络需要从兴趣和爱好等其他方面进行突破,才能安全地把人群聚集在一起形成社交氛围。对于社交网络来说,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不管你用户来得多么快,多么低成本,增长多么迅速,都有可能在监管重压下一夕崩溃。观影社交其实是一种正面的社交方式,之前不被注意,是因为大家都盯着更近便的路子在走,如今这条路,已经快走不通了,观影社交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内容和社交的双轮驱动将形成向上的正循环

 

移动电影院V2.0的观影社交是以“场”为核心的,这个“场”的特点是虽然大家都不在同一个物理位置,但因共同观影而在线上创建了一个虚拟的“场”,归属感是有的,与线下电影院相比,用户可以在这个“场”中随时进行交流,具备线下电影院场地中所没有的交互体验。从社交网络角度讲,许多人聚焦同一主题进行交流所产生的内容,是最有价值的,例如一直都备受广告商青睐的足球、篮球大赛直播中的交流内容。移动电影院的这个“场”也是如此,大家都在同一时间就同一主题交流意见和看法,交流质量会很高,这其中的商机也会很大,因兴趣交流而形成的社交关系,也会非常稳固和持久。

 

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移动电影院这个app还需要时间打磨产品,建立长期性的内容获取与合作机制,从当前播放类型院线电影为主,过渡到能够容纳主流院线电影,让更多因各种条件限制而无法去现场观影的用户的需求空白得到填补,如此一来其推动的观影社交的基本逻辑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其实这也是个建立信任的过程,移动电影院也确立了不去侵占上下游产业利益的长期发展思路,并在解决一些问题方面下了很多心思,如在技术上推出反盗屏功能等。只要内容发行方认可了移动电影院对自己的加持作用,认定这不会让自己的利益受损,更多的院线片将会在这里上线,而观影社交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确立并得到长足发展,成为真正的以兴趣为驱动的内容型垂直社交网络。

作者 葛甲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