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眼镜背后的中国制造

在现代人越来越大的工作和学习强压之下,“眼镜一族”的人群数量也愈加庞大。近视的普遍、度数的加深,使更换近视眼镜的频率也逐渐加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眼睛护理需求的提升,人们对眼镜装饰和保护眼睛的需求不断提高,对各类眼镜产品的购买需求不断增长。全球视光矫正的需求非常庞大,是支撑眼镜市场基础的市场需求。此外,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提升的移动设备渗透率及使用时间、消费者不断增强的视光保护意识、对于眼镜消费的新理念也将成为全球眼镜市场继续扩张的重要推力。

以下是关于他的真实故事:

孙海鸣,55岁,河北。

只有创新才能推动企业的发展,走进孙海鸣的办公室,这幅字画便映入眼帘。

今年55岁的孙海鸣是龙辉镜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眼镜商会会长,也是中国第一批制造眼镜的企业。孙海鸣从小在河北长大,这个地方被人们称为肥沃的人才之乡,是半个世纪以前一点点成长起来的。

在当地,只要一提起孙海鸣的名字,人们总会带着几分崇拜,称呼他为孙总。孙海鸣刚开始以磨片工的身份进入当地的眼镜厂工作,干过技术,做过销售,最终当上公司老板。把摇摇欲坠的公司发展成占地500余亩地的集团。如今,市值以超千万。

孙总在眼镜行业摸爬滚打几十年,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这一点几乎没有人比孙海鸣更加清楚。

孙海鸣总说自己是从社会大学毕业的,大家都将信将疑。一九六七年,孙海鸣出生在河北的一户农家。父母在他八岁时因特殊状况离婚,五年后母亲改嫁,父亲远在河南工作,从此再也没有回过家。孙海鸣只能和外公外婆相依为命,年少时期物质的缺乏和农村的流言蜚语让他受尽侮辱。

自己进入眼镜厂工作,实在是没有办法。15岁那年,孙海鸣的外婆患上癌症,为了筹钱治病。外公变卖了大部分家产。18岁那年外婆去世,考上高中的孙海鸣由于付不起学费,只能出门打工。村长看他很可怜,才安排他进入当时的眼镜厂做工。

孙海鸣当时痛下决心,一定要出人头地。当时眼镜厂的工作条件非常恶劣,五六间房就是一个厂房的所有。30多个工人在里头,主要依赖眼睛把关产品质量。尽管孙海鸣很聪明,很快掌握相关技术,但在五年后,孙海鸣因为镜片的粉尘感染了疾病,导致自己身体出现问题。医生嘱咐孙海鸣不能继续从事这个工作,孙海鸣非常难受,只能忍痛割爱。

放弃这两个字并不在孙海鸣的人生字典里,反倒是这件事情,他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转折。

上世纪中国实行计划经济制度,眼镜市场和原料供应的链条被牢牢的掌握在国营企业里,其它地方企业只是生产力上的补充点。当时孙海鸣所在的眼镜厂货源断裂,又得不到原料供给,作为车间负责人的孙海鸣被派到位于河南的玻璃厂,以技术指导来换取供货保证。

为此,孙海鸣在河南待了一年,直到玻璃厂相关技术足够成熟,能够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原料。与此同时,孙海鸣也熟悉了玻璃镜片从无到有的整套生产过程。回到工厂的孙海鸣发现,原料是有了,但镜片非常多,找不到销售市场。

从那个时候开始,孙海鸣的品牌意识开始出现。因为当时在北京、上海已经蔓延出很多区域品牌,但自己所在地区却没有。所以自己当时在想,如果身处上海,那一定会把自己的品牌给打响。

孙海鸣并没有局限于在车间工作,而是主动向上级请示,想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在两年里,他几乎跑遍了半个中国,最长的一次有一个多月都在路上,从北方到南方,从西部到东部,顾客的冷眼都是家常便饭。当时想要去参观一些企业的车间,都被对方残忍拒绝。

在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下,孙海鸣逐渐找到了套路。他敏锐地发觉,在煤矿企业里拥有更多的劳动力,而且他们工作时非常需要墨镜的帮助,不然根本无法工作。

孙海鸣坐了40多个小时去到当地,那里有上千名员工,相当于一个农村的人口数量。当时孙海鸣所处的工厂报价比其它企业更便宜,还能上门服务,质量比其它的企业更好。就这样,孙海鸣卖出了上千副墨镜,成为当时厂里最大的一笔订单。

中国开放以后,当地迎来了眼镜行业的蓬勃发展期,短短两年后,孙海鸣所处的企业正式转型,本人也因为销售业绩突出而成为当时的企业一把手。孙海鸣深知,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随着大量外国产品涌入中国市场,原本难以自保的本土眼镜厂开始顶不住竞争压力,面临倒闭的困境。想起那段时间,孙海鸣将其描述为中国眼镜行业的一次巨大灾难。一夜之间,全国各地的眼镜厂几乎都倒闭了,孙海鸣看着非常心痛。

上世纪90年代,孙海明所处的眼镜厂不得不一分为二,原本发展到400多人的工厂只剩下50多人。在他的坚持下,除了保留总部以外,其它的分厂基本上都交到了孙海鸣手上,准备重整旗鼓。

那几年,孙海鸣的身体都不好,头发开始大量掉落。刚一上任,他便开始着手调研市场,一个星期后,他得出来的结果:国产眼镜质量良莠不齐,设计也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外国的产品确实比中国的要好,质量跟不上,消费者就不愿意选择国产。

为了能做出和外国眼镜一较高下的产品,孙海鸣在厂里没有盈利的状况下,决定花重金聘请外国的工程师进行指导。用了半年的时间,自己的眼镜在设计和质量上不比外国的差。当时很多人只喜欢外国的产品,所以对中国的产品并不感兴趣。

孙海鸣表示,当时我们把厂里的眼镜拿到市场上去,说这是进口的,消费者就认为进口的就是好。说到这,孙海鸣就笑了起来,向大伙模仿着当年的场景。之后又接着说你再看看,这是国产眼镜,人家就说怪不得质量不行。

经过一段时间,孙海鸣决定先将重心转移到国外市场。上世纪90年代,孙海鸣和厂里的人一同去外地参加国际眼镜展,被外国的客户看中,对方下了订单后,他们又在北京展览会与英国、法国等外国客户签下订单。展览结束不久后,他们发现树脂眼镜非常热销,断定在国内肯定有更大的市场,并且安全系数更高。

虽然其中的技术问题还有很多没有攻破,但孙海鸣只能将赚来的钱不断地投入到镜片的研发。两年后,终于攻克了相关难题,成功研发相关镜片,并逐渐开始量产。

如今,企业大部分业务已经交给了下任接班人。但孙海鸣依旧雷打不动,每天早上六点钟准时出现在办公室,这是他从小到大的习惯,很难改掉,也不会让自己闲着。

当问到孙海鸣会不会直播带货时,孙海鸣摇了摇头,但很快又笑了起来,表示自己对直播带货很有兴趣。孙海鸣表示,现在自己已经不再年轻,但团队会越来越年轻,现在的企业属于下一代年轻人,他表示很欣慰。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出现对各行各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眼镜行业也处在风暴中心。孙海鸣带头发起倡议,支持延迟复工至三月份,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宣传防疫知识,安抚企业员工。

由于疫情在国外还未得到严格控制,所以企业的外贸出口受到了影响。孙海鸣表示,上半年的国际订单减少了50%,到今年已经恢复到了25%,大概在下半年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标准水平。

对于孙海鸣来说,他的人生已经紧紧地和眼镜捆绑在一起,无法割舍。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员工,要坚持创新,不断创新,用最好的品质来打动客人。他坚信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收获成功。

「于见专栏」认为,随着新工艺、新技术的不断应用,玳瑁、仿木、牛仔布、混搭等多种设计风格的镜架产品不断涌现,同一风格的产品亦有多种表现形式,备受市场青睐,如近年来混搭风格持续升温,表现为板材架和金属架的搭配、板材间的拼接,以及板材与装饰品的搭配,采用雕刻、镶嵌等工艺实现板材与图案的结合,多种风格使板材成为镜架市场的主要材质,推动包含醋酸纤维素板材在内的眼镜板材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国内眼镜材料生产企业数量较多,规模较小,呈现分散化竞争格局,行业尚未形成明确的产品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行业竞争较为激烈。

作者 于见专栏
于我所见,影响能影响的人。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一副眼镜背后的中国制造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