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树清打开正门,监管重压,校园贷怎么办

校园贷

巴菲特说,无论今天是什么情况,明天永远存在不确定性,校园贷三四年间由盛而衰,如今“正门”又要打开,也是例证。

这个曾经生长出乐信集团等互金独角兽的市场,监管在去年8月之后如同海啸骤然而至。

去年8月,银监会出台了 “停、移、整、教、引”的严政。今年4月10日出台的银监会新政继续收紧。就在4月21日银监会一季度金融形势分析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继续强调,继续推进p2p风险专项整治,同时加强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把正门打开”,这种说法,是一种定调——————未来校园市场的金融服务主体,是商业银行,校园贷的监管真空红利一扫而空。

但郭树清的此番论调,也意味着校园金融市场,并非禁地———未来和银行合作,联手拓展校园消费信贷市场,或许是曾积累了大量校园用户的原校园贷巨头的可行之路。

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2016年就有45家校园贷平台主动退场。最新退场的一家是麦子金服旗下的名校贷, 在原学生用户还款不受影响外,将暂停新增校园网贷业务,转向校园公益事业,而其主营业务则聚焦白领市场。

在过去8个月里,校园贷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曾经的巨头何去何从?

退烧

乐信集团、趣店等纷纷出走校园贷,不是不为,是不能。

近日,麦子金服旗下校园贷平台“名校贷”发布公告称,将暂停新增校园网贷业务,转向校园公益事业,为在校生提供公益性的服务。

其实,校园贷遭遇政策海啸,并不意外。

银监会曾在2009年7月下发通知,禁止银行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放信用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其缘由是,银行对学生还款能力审查不严,学生消费缺乏自我控制能力,会导致还款困难等。

因此,2013年上线的分期乐、趣分期、名校贷,所闯入的校园消费金融市场,实际上是一块被传统金融放弃多年的禁地,同时也一个真正空白、不被满足的的市场,并未像其他领域比如支付等一样,遭遇传统金融巨头的狙击,如入无人之境,得以迅速攻城略地,成长为校园贷巨头。

尽管分期乐等等严控风险,但接下来一两百家闻腥而至的跟风者,则把校园当初了短期的掘金之地,在风控技术不到位、风险定价失措的困境下,裸条、亲友连带、暴力催债、高额利息,成为了对冲风险,攫取暴利的手段。因此,在一系列逼债自杀、裸条等丑闻渐次出现了,教育部和银监会相继落下重锤。

4月10日,《中国银监会关于银行业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银监发〔2017〕6号)要求,重点做好校园网贷的清理整顿工作,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

继去年五月的“停、整、移、教、引”伍字方针后,银监会再度收紧校园贷的监管口径,而郭树清又进一步定调校园信贷服务主体,尽管政策看似并未完全关上校园贷的城门,但是由监管引发的涟漪反应,已倒逼校园贷巨头们退出校园。

第一,监管收紧,政策风险凸现。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估值较高的校园贷巨头,不论是创始人还是投资团队,合规意识都比较强,不会贸然对抗于政策大势。

第二,校方管理趋严,严禁地推,获客成本大增。校园贷巨头的崛起,无一不依靠强势的线下地推团队。校园这样一个单一、封闭、用户集中的市场,地推效率高、成本低,比如,趣分期的地推团队,鼎盛之时高达3000人,校方严禁地推之后,线下转化率动辄数百元,因此,继续固守校园贷平台,不经济不理性。

第三,舆论压力。

因此,顺应大势,去年4月,“分期乐”宣布不限于校园开展业务,将服务对象拓展至白领人群;9月,“趣店”宣布退出校园分期市场;而最近,名校贷也宣布退出校园市场,转向白领,如出一辙。

转型

原来的校园贷巨头,转型之路虽然有所差异,但也可总结出几条规律。

一,平台越大,转型越坚决。

固守既有优势,尾大不掉?

在校园贷领域,恰恰相反,越大的平台,转型越快,跑在前头的分期乐、趣分期反而是转型最早最快的。

原因很简单,巨头们资金充沛,改赛道的资金压力小。分期乐成立至今融资4轮,趣分期融资6轮,而刚刚宣布退出校园的名校贷,其母公司麦子金服,也刚刚获得了数亿元的b轮融资。

二,切换用户,聚焦白领。

转型,最重要的是切换用户,尽管走出了校园,但是这些平台转型之后,依然主要聚焦年轻群体。

早在去年9月底,名校贷就宣布进军白领市场,如今,新兴业务运营大半年,再彻底关闭新增校园贷业务,青黄得以续接。

而分期乐则向数十家银行信用卡持卡用户开放分期购物,帮助4亿信用卡持卡群体实现品质消费。截至2016年底,平台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200万人。

虽然转换了赛道,但是,转型之后,原来积累的很多校园用户,依然能够承接过来,比如,分期乐、名校贷等从进入校园到走出校园,业务持续三年,三年意味着积累了三届大学毕业生,那么这些用户留存下来,就沉淀为了老用户。

而名校贷转型白领业务之后,主流客户也是刚刚走出大学的职场新鲜人,其业务模式,仍然在细微之处,试图示好年轻人:首先,利率方面,月利率0.99%起,还款压力较低;其次,最高借款额度20万元;再者,审核放款速度方面,最快8分钟到账,简单、快速、高效。

三,切换业务,多元化运行。

在转型之后,校园贷巨头的业务,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消费信贷领域,都沿着产业链,开始了上下游的布局。

以分期乐为例,升级为乐信集团之后,其业务出了分期购物平台分期乐商城之外,还有资产端的互联网理财品牌,金融资产开放平台鼎盛资产,个人小额信贷服务平台提钱乐等等等。

再看名校贷,其母公司麦子金服也延伸到金融大数据营销、金融科技、网络借贷、财富管理等领域。

四,联手银行。

最有趣的是,转型后的原校园贷巨头,开始纷纷联手银行。

原因很简单,过去,校园贷针对的是校园市场,这块市场,原本就是银行禁地,所以校园贷和银行没有交集,也没有合作机会。

而校园贷走出校园之后,其实和银行进入了同一块江湖,江湖里有竞争,但是自2016年之后,银行开始积极向互联网转型,他们对互金巨头,也倾向于合作为主,以乐信为例,其分期乐商城就已经开放给了包括工行在内的数十家银行信用卡客户。

而郭树清呼吁,引入商业银行,把校园金融市场的正门打开,意味着乐信等原校园贷巨头,或许有了和银行一块合作,服务校园市场用户的机会————比如,校园信用卡市场的打开,意味着分期乐平台,能引入大量的校园信用卡用户。在这个业务的切换过程中,因为原校园贷巨头原来就积累了品牌和用户,所以承接这种红利的机会和优势更大。

除了业务上的合作,资本上的合作也已开闸,比如,名校贷的母公司麦子金服,刚刚拿到的b轮融资,就来源于银行系资金。

当政策的海啸凶猛而至,嗅觉灵敏的猎手,不恐惧不纠结,及时转身,换一个风景更美、海产丰饶的海域、换一种效能更高的猎渔方式,才是正道,因为海洋不在这里,还在那里。

作者 陈纪英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郭树清打开正门,监管重压,校园贷怎么办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