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容量”大考 共享单车生死线露出

共享单车

“杭州不让投放共享单车了!”

近日杭州市出台规定,暂停共享单车的新增投放。这并非国内禁投共享单车的孤案。此前,北京、南京、广州等城市已制定相似禁投共享单车的政策。

不得不说,共享单车在持续的“资本寒冬”中逆市飘红。以摩拜、ofo为首的共享单车行业吸纳了数百亿资金,成为了下行经济趋势中的“一枝独秀”。

然而此时,共享单车“禁投令”一出,给以大规模铺车为生存手段的共享单车企业们泼了一盆冷水。

政府监管力量已然介入城市容量问题,共享单车企业将何去何从?

城市容量大考
共享单车行业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离不开其具有短时间内大规模抓取用户的属性。

艾瑞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仅摩拜、ofo两间共享单车企业的活跃用户数已超1.2亿,然而这一数字仍在持续扩张,仅今年5月,共享单车行业新增活跃用户近3200万。随着共享单车涌向更多城市,将有更多的用户活跃在用车第一线。

用户数量的剧增源于共享单车规模在城市中的迅速发展。

才一年多的时间,仅ofo就已在全球铺车超650万辆、摩拜超500万辆。而“疯狂铺车”仍在继续。ofo公布,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范围计划投放2000万辆车,可谓春风得意乘风飞去。

然而共享单车所依存的城市道路、公共空间、用户需求等是有限的,在资源存量已知的情况下,共享单车数量也必然不会无序扩增下去。小蓝单车CEO李刚曾估算模型,城市中每20到30人就需要一辆共享单车。

按杭州市人口约900万计算,共享单车上限数量约为30-45万辆,此时杭州市已投放共享单车达到约41.2万辆。城市中共享单车数量已达城市容量上限的临界点,杭州此次禁令一出,无疑再次给共享单车企业拍下惊堂木。

不仅杭州如此,广州、上海等城市也发生了类似问题。广州市人口共计约1400万,按上述算法,共享单车数量上限介于47-70万。但截至今年5月,广州市已投放共享单车超70万辆,这个数字已触顶城市容量。公开数据显示,北京市已投放共享单车超100万辆,即将超出预计80-120万辆的城市负荷......

共享单车投放量一旦超出城市容量,势必将造成城市拥堵、资源浪费、配置不合理、边际效益递减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生。如若不对此加以控制,这些问题终将成为城市“牛皮癣”,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

近期多有媒体报道,因共享单车违规停放、占用公共空间、阻碍交通等不文明行为发生,给居民正常生活和城市维护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如今共享单车的投放规模愈加庞大,城市容量问题刻不容缓。

问题不仅出现在人口密集的一、二线城市,随着共享单车铺车渠道的下沉,城市容量问题将存在于共享单车抢占的每个城市。杭州之后,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禁投的队伍,把更多暂时未入局的共享单车企业拒之门外。

“谁能获取用户,谁就拥有一切”,这是所有互联网公司得以发展的第一要义。对共享单车行业来说,以铺车数量抢夺用户规模的规则面临着“城市容量”的挑战。

一边是城市容量上限已知,一边是为了获取用户而大规模铺车,此中矛盾俨然成为了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大考”。

不能进入城市的共享单车,失去了获取用户的可能。“流量”是互联网企业的令箭,没有用户,做不出规模,无疑意味着曲终人散。

共享单车老三线
提到共享单车,摩拜和ofo无疑占据了人们心中的“头牌”。

早在2015年6月,ofo即在北大的校园里投放了2000辆共享单车,宣告入局。眼看着后入局者摩拜在长江以南走向全国,ofo也即刻走出校园,以海啸般的态势涌向各大城市街头。

相比于摩拜的智能锁、GPS定位、造价高达3000元每辆的一代“高端”车,ofo以低成本、大规模的方式迅速席卷城市大街小巷。

截至今年5月,ofo月活用户数量以6272万问鼎共享单车企业,摩拜以月度活跃用户5838万摘得榜眼。这个数字已超排名第三的小蓝单车月活用户520万的10倍之多。由此,摩拜和ofo以共计86.33%的市场份额登顶行业头部双霸。

“既生瑜,何生亮?”摩拜和ofo以互不服软的状态,奠定共享单车第一梯队。

面对行业双雄的碾压,以小蓝、小鸣、Hellobike、永安行等企业为代表的共享单车第二梯队不仅在市场份额上相差悬殊,在资金、铺车数量、城市数量、用户规模等方面都望尘莫及。

但这并不代表第二梯队就毫无胜算。他们多数选择剑走偏锋,深耕垂直领域,以差异性打法,在竞争激烈的夹缝中谋求生存。

以从有桩单车进入共享领域的永安行为例,永安行在中国公共自行车领域有6年的运营经历,在全国100多个城市有自己的运营管理团队,并实现有桩无桩优势互补,完善共享出行。目前永安行已在全国400多个城市投放约150万辆有桩单车,未来3年将达300万辆,无桩共享单车在则在北上广深及成都投放约15万辆,未来两年有效使用总量约为300万辆。

除此之外,小鸣单车选择布局城市电子围栏技术,以解决共享单车违停等问题;小蓝单车更注重用户骑行体验,推出全球首款变速共享单车;Hellobike不走寻常路,从二、三线城市切入市场……

第二梯队队员们仰仗自己的独特优势,以在细分市场做大做强的姿态,把共享单车行业装点得更加“丰富多彩”。

然而第三梯队的共享单车企业恐怕不具备前两者乐观的理由。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国内共享单车企业已超过50家。上海市自行车行业协会统计,全国共享单车投放总量已近1500万辆,摩拜和ofo两家占比近八成,剩下的两成约300万辆的共享单车,是除摩拜与ofo之外,50多家共享单车企业投放市场的总量,这个数字仅为“双雄”加和的四分之一。

僧多粥少,第三梯队企业眼前只剩下了十八层炼狱。

没有了第二梯队共享单车独特性的加持,高同质化、投放数量不足的第三梯队几乎难以有发展的突破口。拿不到大量资本、无法与优质供应链合作、用户数量少难以成规模等短板,更是注定了处于金字塔最底层、数量更为庞大的共享单车企业的凄风苦雨。

今年6月,悟空单车、3Vbike因为资金不足、单车质量差、损毁盗失严重等原因相继退出市场,似乎以血肉之躯为第三梯队必死的结局践行。

城市容量上限一拉,就将扯断第三梯队共享单车企业“生死线”。即将到来的出局公告,便是他们走向奈何桥的最后一声的叹息。

毫无疑问,共享单车市场在不断地投放、烧钱、竞争、损毁、禁令等多维冲突中,格局越发明朗。摩拜、ofo一骑绝尘严守第一梯队;永安行、小蓝、小鸣、优拜、Hellobike等差异化竞争领衔第二梯队企业等待收购或夹缝生存;第三梯队几十间企业随着时间的推进浩浩荡荡渐渐在公众视野中消逝……

三线似乎已成定局。

速度与激情
没有百亿以上资金的加持,共享单车企业只能在叹息中等待出局,这大概是对入局企业预判的通识。

一位互联网连续创业者告诉地歌网,共享单车除100亿以上资金推动之外,最重要的是速度之战。

在已知城市容量上限的情况下,比同行更快速地获取更多的用户与城市,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跑赢共享单车大盘的最重要技能。此战定局之后,才轮得到技术、数据、营销等战术施展拳脚。

因此正如我们所看到的,ofo的闪电攻势略胜摩拜一筹。摩拜乘势追击,跟进“ofo策略”予以反击,放低原有的“高逼格”姿态,量产低成本的摩拜lite,在竞速之战中与ofo一较高下。

速度战略立竿见影。艾瑞数据显示,截止目前,ofo已投放共享单车超650万辆,摩拜超500万辆;转折点出现于今年5月,ofo月活用户首次对摩拜实现了反超。抢得速度先机的一方,必将为自己领跑共享单车行业,赢得更多的筹码。

激情之下的城池之争,也成为了共享单车又一重要的竞争阵地。

摩拜、ofo圈地以省会、一二线城市为主,并均显露了“年底进入全球200个城市”的扩张野心。与江湖霸主在他们“野蛮生长”的领地内正面竞争,显然不是二、三梯队队员明智的选择。懂得退守二、三线城市精耕细作,才有可能在巨头触角尚未触及、延展成规模的新缝隙里,拥有一丝喘息生长的余地。

为了避免与第一梯队的直接竞争,去年11月成立的Hellobike选择深耕二、三线城市的“农村包围城市”战略。目前Hellobike已经在包括杭州、苏州、南京、厦门在内的超90个二、三线城市投放。Hellobike COO韩美表示,“Hellobike不会盲目追求覆盖广度,在进入的城市里,基本都做到了第一的份额,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壁垒。”

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但退过了头,选择三、四线城市作为突破口进行发力,则很容易走入盗失、损毁严重的坑,步了出局者悟空单车的后尘:运营不到半年,亏了200多万元,投放1200多辆车,最终只找回几十辆。

资本不足、用户不成规模、丢车丢出了名,很多共享单车企业除了退出,未来也将别无选择。

共享单车风口一起,催生太多资本画饼充饥的假象。急于抓住所谓潮流和趋势的企业,在经济趋势不明朗的状态下,很快就将被碾碎成炮灰,吹散在原本期待送他们一飞冲天的风口里。

城市容量大考一出,早入局者也就得到了刀光剑影中一决高下的入场券,然而奈何三线格局已定。此后再有追随者想逆袭,恐怕连一只脚都踏不进来。

共享单车企业是否得以存活,将命悬城市容量“生死线”。

作者 余德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蓝时代网立场。蓝时代 » “城市容量”大考 共享单车生死线露出

分享到:更多 ()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